是不是所有女生都会叫,不是所有的母亲都叫刘多秀
2023-07-21 12:20作者:小舞情感 0人已围观
摘要文||枫韵 秋风萧瑟,阴雨连绵,天气很反常。 湖北红安县一个小山村,靠近山脚住着刘多秀一家,她正在准备晚饭。 突然院门被撞开...
文||枫韵
秋风萧瑟,阴雨连绵,天气很反常。
湖北红安县一个小山村,靠近山脚住着刘多秀一家,她正在准备晚饭。
突然院门被撞开了,几个人抬着一个简单的担架冲了进来。
担架上的人,已经昏迷了。
刘多秀扔下下手里的锅铲,一下冲出屋门,对着躺在担架上的人惊叫:“他爸,你这是怎么了!”
领头的人焦急地对她说:“先进屋,别在雨地里淋着了,进屋再说。”
担架进屋了,大家帮着女主人脱掉昏迷者湿透的衣服,将他放在床上。
惊慌失措的女人,手忙脚乱地为男人套上一身干净衣服,耳朵里散乱地听着来人的介绍:赶集回来的山路上......,泥石流......,滚落的石头砸到了腰......。
看着家中的顶梁柱,无声无息地躺在床上,刘多秀实在无法从人们的讲述中,弄明白丈夫到底怎么了!
1.
男人半夜死了。因为村子太偏僻,又下着雨,他虽然就在村子不远处落难,但是等到被人发现时,已经生命垂危了。
丈夫的坟前,刘多秀领着唯一的儿子郭亚林,哭得昏天黑地。
萋萋秋草黄,莽莽天地远,读小学的儿子不到十岁。想到今后日子的艰难,刘多秀的心中充满了绝望。
如果不是儿子尚小,她真想追随丈夫,黄泉路上再做伴侣。
也是,八十年代湖北许多农村依然贫穷,刘多秀所在的村子,甚至连电都没有通,照明要靠油灯。
这样的条件,一个新寡女人独自撑起一个家,真是要多难,有多难啊。
刘多秀几次想到了死,可是一看到自己的儿子,她那颗要强的心,就让自己的腰杆挺直了几分。
为了儿子,就是再难的事,她也要挺过去。
从这个秋天开始,刘多秀便成为了一个机器人。
冬天打柴,春天种地,夏日锄禾,秋日收割。这个瘦弱的女人,担起了过日子需要的所有重担。
累吗?很累,但是当她看到油灯下认真学习的儿子时,心中便充满了安慰,身体里也平添了无穷的力量。
她算计着,家里的几亩田收下的稻谷,除了交公粮,保证母子俩不挨饿还是可以的。
因为有义务教育的政策,儿子上学的负担也不重。最让她欣慰的是,聪明好学的儿子,一直都是老师夸赞的对象。
作为一个母亲,没有什么奖励,比这个更让人自豪和开心。况且,郭亚林乖巧懂事,一学完习,就帮妈妈干活。
小伙子学习不错,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刘多秀瞅着懂事的儿子,心情也相对轻松了许多。
她坚信,靠着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把儿子养成一个有大作为的人。
郭亚林也真的不负母亲的厚望,中学毕业,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高中。
孩子有出息,母亲自然是最高兴的人。
但是家里有困难,母亲也是最上火的人。
儿子上高中,要离家住校,需要一大笔费用。
本来就家徒四壁了,没有生钱的道道,上哪弄来这笔钱呢。
郭亚林看出了母亲的为难,也知道家中的日子,犹如破败的帆船,风雨飘摇的令人胆寒。
开学之前,他告诉母亲不去读书了,就在家守着母亲干农活。
郭亚林无论如何也放心不下母亲。
早在他刚上中学时,刘多秀就患上了风湿病,却从来不舍得去看医生,甚至连一片止疼药都不舍得买。
郭亚林看着母亲吃力地跨过门槛,到地里干活时,几次撂下书包,想将妈妈拽回来休息,自己顶上去。
可是妈妈坚决阻止了他。没有办法,郭亚林只有拼命读书,用一张张奖状,来报答母亲的辛苦付出。
如今要到县城读书,只剩母亲一人在家,他真是万般不放心;到县城住校,需要大笔额外支出,犹如一座大山,他担心母亲被压垮。
这一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听从母亲的劝说。而是倔强地告诉母亲,如果再逼他上学,他就离家出走,到城里打工去。
性格温柔的刘多秀,突然发火了,她扬手扇了儿子一巴掌,训斥道:“你听好了,有妈在,就不愁把你养大,也不愁把你供出前途来。你敢去打工,就先给我收尸吧!”
郭亚林一头扑进母亲的怀里,娘俩抱在一起,放声大哭起来。就好像这么一哭,面包会有了,钱也会有了一样。
但是现实很残酷,贫困不同情眼泪,刘多秀也知道泪水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她先擦干自己的泪水,然后扶起儿子,瘦削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刚强。
她告诉儿子:去吧,好好念你的书,妈手里有积蓄,是你爸活着时攒的钱。虽然不多,但是供你念完高中,还是够的。
郭亚林想不到父亲还会留下存款,他狐疑地望着母亲。但是看到母亲坚定的目光,想到母亲从来都不撒谎,他便选择了相信。
因为,骨子里,郭亚林也太想上学了!
2.
郭亚林被母亲“骗进”了学校,刘多秀也被生活逼到了墙角。
她那曾经的靠自己努力,让儿子有一个大好前途的自信,犹如积雨过多的山体,慢慢坍塌了。
为了儿子安心上学,她平生第一次跟儿子撒了谎。她哪里有什么积蓄啊,有的却是耽误治疗而日益严重的风湿病,和逐渐失去劳动能力的严重后果。
开学了,按照学校的规定,别的同学家长陆续交足了学费,和三十斤口粮。
但是郭亚林的母亲,却迟迟没有出现在学校中。
为此老师把郭亚林叫到了办公室,问他是不是给家里捎个信,催促一下:“跟家里说,也不是太难的事,就三十斤口粮,几块钱学费。抓紧时间交了,省得教务处老问我。”
郭亚林想到自己那个贫困的家,想到母亲拖着不咋灵便的腿,苦苦挣扎在地里的样子,眼里含着泪花,低着头不说话。
见他这样,老师有点急了:“郭亚林,按照学校规定,交不上口粮和学费的,就不能占用教学资源,是要被劝退回家的。你学习这么好,被劝退了,损失多大啊!”
听了老师的话,郭亚林也急了,他突然抬起头,红着眼睛对老师说:“老师,学费、口粮没交之前,我不占用课堂的坐位,到后面站着学习,就不违反学校规定了吧?”
这个很有骨气的少年,突然被自己的决定感动了。他不待老师同意,就跑回教室,拿着书包,站到了最后排的墙根下。
站着学习的情景,被刘多秀看到了。
季节不到,粮食没有打下来,家里没有东西可以换钱。想做点什么营生挣钱,严重的风湿病,又让她实在力不从心。
她想到学校与老师商量一下,看看学费口粮能不能缓交,结果却看到儿子在自罚。
透过门玻璃,刘多秀看到儿子孤零零地靠在墙上,一手托书,一手执笔,认真地记下老师讲的课。
刘多秀虽然听老师说了,郭亚林是自愿站着学习的,但是当妈的,却见不得儿子受委屈,哪怕只是一点。
她使劲打了一下自己的脸,恨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儿子的自尊。看着懂事的儿子,刘多秀的心,疼到了窒息。
从学校出来,刘多秀颓废地坐在街边,散乱的目光漠视着街头的繁忙,突然一个乞丐映入了她的眼睑。
她的眼睛出现一丝亮光,乞讨,也不失为一个绝地求生的方法。至少,儿子每个月的三十斤口粮,应该可以解决的啊。
想到这里,她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儿子理直气壮地坐在课桌旁,挺直腰板回答着老师的提问。
刘多秀瞬间下定了决心。
为了脸面,也怕事情传到儿子耳朵里,刘多秀刻意避开熟人。每天跑出十几里,到人生地不熟的外村时,才好意思敲开人家的门,喊出一声:“给点米吧,给点钱吧!”
声音羞涩而胆怯,是她夜里躲在黑暗的陋室中,流着眼泪练习了无数次,而迸发出来的呐喊。
俗话说,要饭不能嫌馊。百家米,千户粮,当人家终于愿意端着碗,送出施舍时,馈赠的物品是多种多样的。
张家一碗高粱米,李家一瓢包谷碴。偶尔碰上一个家境优渥,心地善良之辈,给上一抔白米也是可能的。
于是,刘多秀的粮袋便花红果绿,啥粮都有。
当一身疲惫的刘多秀觉得,终于为儿子找回了一点脸面时,她的脸面,却在食堂大师傅那里,丢了个干干净净。
看着粮袋里五彩缤纷的米,大师傅的脸色只剩黑沉沉的一个颜色了。
他一把将粮袋撴在地上,声音冷得就像十冬腊月的寒风,抽的刘多秀心里发寒:“你这是什么玩意,送饲料来啦。我们收的是学生的口粮,不是喂猪的饲料。”
穷的只剩一点自尊心的刘多秀,没有勇气坦白这是自己乞讨得来的粮食,只好低声下气地赔不是,保证自己下回注意。
大师傅倒也通情达理,见刘多秀急的汗都出来了,便把粮袋丢到墙角,说了声:“这次这么地吧,记得下次送大米哈。”
刘多秀感激不尽地退出了食堂,出门之后,她才想起了,自己做不到大师傅要求的那样。
没有一个施舍者,会为了乞丐的脸面,将钱财收拾平整,按照标准舍出来。
刘多秀每天为了避开村民的耳目,需要早早就离开家。
辛辛苦苦讨要一天之后,要等到天黑才能够回到冷锅冷灶的家中。
孱弱的身体有多疲劳,只有刘多秀自己知道。
当她把讨来的粮食倒进米缸中时,浑身已经瘫软的要散架子了。她再没有一点力气,将杂粮中稀罕的大米,单独挑出来给儿子交口粮。
她每天都担心,自己倒下了,第二天会不会起不来了。
3.
每天,早起的鸟儿鸣叫着,跳跃在她的窗口,将她从睡梦中惊醒。看到窗户上晨光微曦,刘多秀甚至有了一点高兴。
她知道,儿子顺利完成学业的希望,又大了一些。
刘多秀就这样坚持着,支撑病体,早出晚归。让儿子体面地完成学业,改变命运,不再受穷,是刘多秀唯一的念想。
为了儿子,刘多秀啥都豁出去了,哪怕被人羞辱,她也不怕。
第三个月,五色杂陈的粮食送到食堂,冲破了大师傅忍耐的极限。
他彻底爆发了:“你马上给我拿走!挺大个人,不聋不瞎的怎么就听不懂人话呢。能养儿子,供不起儿子,你还让他上什么学?领回家种地不就完了!”
他又一次将粮袋撴在地上:“拿走,以后除了大米,别的粮食一律不准往这里送。”
话说的太扎人心了!局促不安的刘多秀,完全忘记了自己那点尊严,一下跪在地上,抱住了大师傅准备摔门而去的腿:“大师傅,大师傅!求求你 别这样。我但凡有点办法,也不会难为你啊。”
刘多秀坐到地上,吃力地拉过米袋,托到大师傅身前:“这米.....这米是我讨饭讨来的啊!”
说着她便大哭起来,声音凄惨中透着无尽的悲凉。
乞讨时,受到白眼的羞辱;拖动着变形的腿,咬牙挪动回家的绝望,都没有让刘多秀如此悲怆。
现在大师傅要断了儿子的前途,刘多秀再也无法假装刚强了。
大师傅被惊住了。
都是平民百姓,都是为人父母,涉及到孩子,谁又能漠视他人的心酸呢。
大师傅的眼睛也湿润了,一把将刘多秀扶起来,安顿她坐在椅子上,又倒了一杯热水,递到刘多秀的手里。
平静下来的刘多秀,把自己家里的情况,向大师傅做了简单的介绍。
大师傅一边听,一边啧啧叹息。
临了,刘多秀仿佛是在向大师傅宣誓:“咱农民没有什么太高的指望,就觉得孩子不能再像俺一样,整天窝在地里,过着见地不见天的日子。如果孩子自己不要强,甘愿土里刨食也就罢了,可俺儿他有大志啊。”
想到儿子伏在昏暗的油灯下,孜孜不倦的样子,刘多秀的心里就升腾起一股豪气:“孩子想出息,不念书咋成,俺儿子知道努力,俺也就有那个劲头,一定把他供出来。”
刘多秀说完,又流泪恳求大师傅“你千万不要让俺儿知道,我在讨米供他上学啊!”
大师傅完全被刘多秀的朴实,刘多秀的坚韧感动了。他收下了刘多秀的米,抽空又把刘多秀母子的情况跟校长说了。
校长听得很动情,了解到郭亚林也在不懈努力,成绩总是保持在年级的前几名,觉得此生可造。便为郭亚林申请了特困补助,又免去了他的口粮学费等一应费用。
母亲的负担轻了,儿子的劲头更足了,最后郭亚林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4.
命运这个玩意很趋炎附势。一旦你走了牛运,它就会再给你加一把劲,让你更顺。
当刘多秀不用为儿子的学习费用操心之后,村里也了解了刘多秀讨米供儿念书的行为。
书记及一众村民很震惊:多要强的一个人,为了儿子,竟然连要饭这招,都想出来了。
于是在书记的主持下,大家合计了一个主意。原来当初为了能够让儿子安心上学,刘多秀弄了一个假存折。
她通过老师的配合,让儿子知道,存折上有六百块钱,完全可以支撑他顺利完成学业。
大家决定,把这个存折的数字添实了,帮刘多秀度过难关。
于是乡亲们你出点,他出点,很快就筹措了六百元钱到存折上。
书记把存折交给刘多秀,劝一再推辞的刘多秀收下时,做了一个决定:以后,只要村里的孩子想念书,“咱们就是勒紧裤带,咬紧牙关,也要供他们上学。”
他深情地瞩望:“以后这些娃娃成才了,咱们村才有希望,才能发展,才能共同富裕。”
有了乡亲们的帮助,有了学校的助学计划,刘多秀不用乞讨了。
郭亚林娘俩的艰难困苦,戛然止于三袋米。曾经被摆在毕业典礼上的三袋米,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
这个符号很轻,仅够一个孩子三个月的口粮;但是这个符号又很重,它搭载了一代人,脱去贫困,改换命运的愿景。
作为一个母亲,刘多秀啥都可以忍,但是她决不能忍受儿子没有书念,不能忍受要强的儿子被贫穷困在泥潭里。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伟大。
母亲的伟大,在于她不光孕育了生命,更是为了这个生命的长成,甘愿付出一切的果敢。
好在郭亚林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他成功了。
刘多秀也终于苦尽甘来,跟着儿子到了北京,幸福地享受着天伦之乐,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病逝于儿子家中。
郭亚林为了报答乡亲们对他的恩情,捐资在家乡建了一所小学。每日里,校园传出的郎朗读书声,是这片土地的希望。
.END.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百岁影星秦怡,活得长寿还活得美,但她却说:我的人生乱七八糟
徐志摩:“幼仪,对不起,请原谅我,为爱不羁,累及你生”
Tags:
相关文章
随便看看
-
茴香豆的做法,茴香豆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
茴香豆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小吃,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下面是制作... -
镇平初中学校排名前十,镇平初中
镇平中学排名前十 。 镇平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有很多优秀的中学... -
怎样做才能不会被男友妈妈讨厌?
与男朋友母亲的碰面立在女朋友的观点而言是另一方母亲决策你是不是合适自身... -
十大内存条品牌排行榜(十大内存条的品
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是计算机极为重要的配件之一,一台电脑电脑如果没有内... -
有什么食物最适合做蒸菜 适合蒸菜有哪些
好吃的蒸菜推荐 有很多食物都适合做蒸菜,比如排骨,肉,鱼,大虾等。蒸菜... -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积极沟通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桥梁,要建立良好的... -
纹身定制十大品牌排行榜(十大纹身图案排
纹身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时尚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纹身的行... -
职场礼仪:社交中拜访礼仪有讲究
在职场里有很多讲究是必须遵守的,比如社交礼仪。良好的社交礼仪是树立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