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 >

教师气质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

2022-02-05 17:10作者:情感助手情感 0人已围观

摘要“安全感”是我们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尽全力呵护孩...

“安全感”是我们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尽全力呵护孩子的安全感。

但孩子的安全感究竟来自哪里,你真的了解吗?

孩子的“安全感”一看便知有没有‍

那些比较有经验的老师,走进教室以后,总能一眼看出哪些学生“有安全感”,哪些学生“没有安全感”:

没安全感的孩子:畏手畏脚,举止唯唯诺诺,说话声音小,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别人否定,总觉得别人在议论他。对自己的东西看得很牢,谨小慎微。

有安全感的孩子:说话声音响亮,做事放得开,“坦荡做自己”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靠近。同学们喜欢与他们交往,跟这类孩子打交道也没什么压力,这样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易于被接纳,在同学老师中很有“人气”。

以上两种差异,相信你也能在周围的环境中轻松观察出来。但究竟是什么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导致行为上的差异呢?

不难发现,那些举止表现不那么有安全感的孩子,或许家人对他们要求严苛,身边的同伴也曾对ta们“吹毛求疵”,因为这样那样的一些小事,受到过排挤,不带着ta一起玩。这些来自家人、同伴的“不接纳”经历,造成了ta们对自己受欢迎程度的怀疑。渐渐地,ta们的行为也就因为害怕被外界排挤或评论,变得不那么自信,畏首畏尾。

而那些有安全感的孩子,或许在家中享受过完全抱持的接纳的环境,“真自我”被很好地滋养过,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也能很好地融入,完全被接纳,没有任何被排挤和挑剔的经历。渐渐地,ta们的精神世界也就完全相信“自己是受这个世界欢迎的”,或者说,外界世界对ta们来说是绝对安全的。“安全感”也就这样从ta们的心底生长出来了。

那么,那些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有安全感的孩子,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最近娱乐圈有一朵“奇葩”特别火,她就是辣目洋子。长得并不好看,但她通过拍搞笑短视频,模仿经典美女角色而被大家喜爱。

“演员请就位”中,饰演《小偷家族》中的柴田信代一角,奉献了惊人的演技。被金像奖主席的尔冬升夸“有机会拿影后”。陈凯歌夸是“深入人心的惊艳”。

在这个遍地都是力保自己完美人设的演艺圈,她的人设就是“做自己”。无数普通的女孩从她身上看到了,成长仅需努力和“信己”。

外界攻击她丑,她并不觉得需要迎合外界的美。也接受关于美,“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定义。”

这样的自信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她出身于内蒙古一家再普通不过的家庭。自称性格很像妈妈:“看我什么样,我妈就什么样。”

她曾在访谈中这样叙述家庭给予她自信的原因:不管我做得好与坏,我可以随时回家......有了安全感可以让我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没有什么顾虑。可以去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坚持努力。”

看他们家的氛围,确实如她说的父母恩爱,家庭和谐。

对待失败,她也把它们当作养料和动力。

《演技派》录制了3个月,最后一天,之前一直受到表扬的她,遭到了导师吴镇宇对她“翘兰花指”的习惯不利于塑造角色的问题,这让对演技的进步感到迷茫的她豁然开朗:

“很兴奋!天呐,终于来了……直到最后一刻,吴镇宇终于提出我的问题,特别兴奋,我就在旁边虔诚地听讲。找问题、修改问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高中时候,她就有志做女演员了,虽然总是被人打击,连妈妈也会打击她“你这样还能做女演员?”但她仍然很自信:“我不美,但仅此一个,绝版了。”

比起受到他人的肯定,她更在意的是“自己想要去做的事”,不会为了维护已有的成功而去走“老路”。

在别人看来,她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这种对周遭世界稳稳当当的“信任”和“安全感”,就是顶级的吸引力。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了什么样?‍

相较于辣目洋子这样完全以个人魅力和努力火出圈的,娱乐圈却多的是颜值超高,出身演艺世家,却内心十分没有安全感的明星们。

比如总是喜欢向黑粉证明自己的马思纯。小姨是蒋雯丽,但从小被要求“懂事”的她并没有被家庭接纳,养成了讨好型人格,在高速公路上上厕所都怕被别人嫌麻烦。

面对网友质疑她假文青,是否能出演张爱玲小说中的经典角色,她“拼尽全力”证明自己真的很文青。

害怕被别人说自己胖,就进行极端的减肥计划,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状况。

这与她从小受到的教育不无关系。从小听到的最多的话是“你要听话,你要懂事。”

在爱情中也是小心翼翼地去追逐别人讨好别人。

没有安全感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自己的不确定,使他们总是从别人眼中,确认自己有一席之地,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心理学的DSM-5手册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和对负性评价极其敏感的普遍模式;起自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

表现为下列4项(或更多)症状: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3)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4)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

(5)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不管是讨好型人格还是回避型人格,都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卑微”“低自尊”,害怕别人对自己负面的评价,要么以讨好获得认同,要么干脆回避,回到“不会受到伤害”的个人空间。

那么,怎么样的家庭能够养育出,不卑微,有自信,有安全感的孩子呢?

如何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1)让孩子感到自身被接纳。

让孩子感到自己可以以本来的样子被接纳,是安全感的内核。

“吹毛求疵”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犯错”常常会因为一点小错呵斥孩子。看似“为了今后走上社会时不被人欺负。”其实破坏了孩子安全感的内核。

《少年说》中,一个女孩哭诉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妈妈的期待,恳请妈妈不要对她那么严厉。但她的妈妈依然“我行我素”,说:“我不打压你,你要飘的。”

多少孩子在妈妈的过分期待中成长,永远够不到妈妈的要求,生活在不确定自己会因为什么时候犯的小错,而遭受父母精神“抛弃”的惶恐不安中。

太过严厉地去驯化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孩子反而会丧失ta原本的创造力,独立性。

(2)对于安全,教养等原则问题建立边界感。

在孩子的心理上“小心翼翼”地共情,接受ta原来的样子,在行为上放手让孩子独立,独自去做事。

但在涉及安全,健康,对他人尊重方面,则需要立规矩,立边界。这样反而能让孩子感到安全。

许多熊孩子在餐厅里大吼大叫,扰乱别人的用餐环境,而一旁的父母无关己事地看手机,说“ta只是个孩子。”

胡可对孩子的吵闹行为是怎么做的呢?

小鱼儿在超市里有想打开的零食,可是胡可和他说:“要交钱了才能吃”,小鱼儿仍是不听,在超市大哭。

胡可待在一边静静地等他在大哭中梳理好自己的情绪,等他平静下来后,再到他旁边和他再次说为什么没能满足他的要求:“交了钱才能打开。”

父母给孩子知晓外界的规则,是在给孩子树立一个安全的保护罩。知道了外部运行的准则,孩子才能更自由地行走。否则,面临的是更严厉的惩戒。

给孩子“双重安全感”‍

《发展心理学》一书中说,如果婴儿知道在不安全时可以退回看护者身边获得安慰的话,他们可能会更为大胆地接触他人和寻求挑战。

因为他们知道,家庭永远是可以疗愈自己的安全基地。那个“家”,早已根植于内心深处。

当孩子既感知到父母对自我的肯定,又看到父母作为个体教孩子如何更安全的存在于世上,使ta产生“双重”安全感。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真正被接纳的家庭中,“自由”地行走于世间。

Tags: 夫妻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