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情感 >

爱情真的能顺其自然吗(顺其自然才是真爱)

2021-11-18 10:39作者:情感助手情感 0人已围观

摘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很多父母就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很多父母就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乐器、绘画、舞蹈、游泳...学习各种才艺,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精通;语文、数学、英语……参加几个辅导班,希望孩子各科成绩名列前茅。

不可否认的是,父母的厚望有时可以转化为孩子努力的动力,但不考虑实际情况的过高期望,则会成为孩子巨大的压力:一个普通的学生,父母一定要让他当选班干部;勉强能进普通高中的孩子,被父母逼着考上重点高中……

这些孩子经过努力,依然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会导致深深的挫败感,甚至对自己丧失自信心。父母的指责和说教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和叛逆,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父母对孩子的有期望自然是好的,但现实中很少有孩子能完全满足父母的期望。有时候,孩子的行为甚至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

大多数父母非常生气,认为他们的孩子不听话。

但很少有父母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期望太高了?对孩子期望很高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完美,不允许孩子犯错。然而,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是成年人也会犯错。所以,不允许孩子失误和犯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朋友的孩子上小学,每当看到孩子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就会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焦虑。有一次,因为大宝打游戏,作业完成得很晚。他朋友突然生气了,情绪失控,对大宝大喊大叫。朋友对孩子一遍一遍地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成绩就不会名列前茅。如果你的成绩不是一流的,你就进不了好的中学。如果考不上好大学,去哪里找好工作?你不是毁了自己的一生吗?”

父母期望过高,容易与现实脱节,导致自己焦虑。焦虑造成的是,父母总是把自己的不完美和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焦虑夸大了孩子的错误和过失。似乎如果孩子不完美,生活就会一团糟。于是,焦虑蒙蔽了父母的双眼,让父母看不到孩子内心的需求。面对父母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孩子要么压力大,要么焦虑;或者逃避压力,滑向父母期望的反面。

诚然,每个刚升级为人父母的人,都曾经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平庸。而我们也逐渐从期望的高山跌落到失望的深谷。父母从绝望之谷回到希望之峰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心态。换句话说,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孩子不是天才,他们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因此,一开始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朋友很少晒四年级以上的宝宝?

下面高赞回答:“孩子3岁的时候,在别人眼里涂鸦,在老母亲眼里,每一幅画都是有创意的。以为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梵高、毕加索那样的大人物;

孩子6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数学考试,居然考了100分。老母亲觉得这个孩子一定是个天才。可她忘了班上有40人,35人满分。

孩子9岁,英语说得很流利,父亲都说他将来一定是个翻译家;

孩子12岁,学习成绩平平,字迹依旧潦草,没有艺术特长。父母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

孩子15岁,能力不大,脾气也不小。母亲痛心疾首地说:“真没想到他会在这么简单的问题上出错,我真怀疑他是不是我生的……"

每一个不再晒娃的家长,都经历了从“我的孩子将来一定是天才”到“我的孩子原来是个普通人”的幻灭。

一位名叫李玫瑾的教授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他的女儿不是天才,而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为了解释他的想法,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参加完考试,女儿把成绩读给李玫瑾教授听。

从高到低,最后读数学,满分120,女儿只考了15。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大多会大发雷霆,但李玫瑾教授跟女儿开玩笑说:“你数学不好,纯粹是跟你爸爸的基因有关。”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孩子是普通人,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走上自己的舞台。

所以,她帮女儿想了很多办法:“陪女儿锻炼身体,也许女儿可以当导游;鼓励女儿学音乐,这样对文化课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最后,女儿发现了自己的艺术天赋,考上了一所艺术学校,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

父母对孩子态度转变,会从过度期待,到幻灭,再到学会释怀。我们终究要明白,世界的真相是金字塔顶端的闪光点,永远是少数。

卓训教育想要告诉广大家长,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天才”或“伟人”。而是应该看清现实,接受平凡之后,为孩子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引导他们在自己的轨道上奔跑,从而到达他们理想的终点。

Tags: 爱人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