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牙科诊所(附近牙科诊所)

2023-12-07 14:20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阳柳 最近,因为牙齿问题,我跑了好几趟医院。 第一次做检查时,医生用软糯的上海话表示硬核惊讶:“啊哟,你年纪这么轻,牙齿...

阳柳

最近,因为牙齿问题,我跑了好几趟医院。

第一次做检查时,医生用软糯的上海话表示硬核惊讶:“啊哟,你年纪这么轻,牙齿怎么这么坏了?”我心一沉:得是有多坏?我一直觉得我的牙齿算健康呢。这次因为一颗松动了半年的牙齿脱落,我才来医院咨询补牙的事。没等我想好怎么回答,医生手起钳落,拔掉了另外三颗。后续要补牙,还要治疗牙周病。

巧的是,几乎同时,我爸也在老家折腾牙齿。五六年前,他装了几颗假牙,现在临近“过期”,又另有牙脱落,吃东西不便。邻居介绍,县城新开了一家私人牙科诊所,他花了5000元装了新牙,效果很好。在他的宣传下,已有好几位老人去装了假牙。我爸也心动了。

老家人舍得花几千元装假牙,我为他们高兴。不过,我也担心这种私人诊所是否靠谱,因为这在老家是新鲜事物。我叮嘱我爸,先去看看诊所和医生是否有资质,再做决定。

回应很快就来了:医生是我们省内一所著名医科大学毕业的,在市公立医院干过,近几年才回老家开的诊所,人和善,技术也好,资质齐全。我爸已拔了牙,“原来拔牙一点都不痛,不出血,不肿的。”他惊奇中掩饰不住满意。

我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该怎么回答我的医生:因为我的成长时期,在农村老家,我没有接触过专业牙医,不知道怎么爱牙护牙。

县城的人民医院里,当然一直有正规牙医,但与农村人总有些距离感。怕花钱、怕耽误干农活、怕冗长的就医流程,都是原因,更主要的在于:节俭惯了的老家人,有种根深蒂固的健康观:太关注自己的身体,是一种“矫情”,正常人会难为情,也怕遭人议论。蛀牙、牙痛,忍一忍或随便买点药应付一下,掉牙更是自然之事,没必要大惊小怪,老往医院跑。

我之前唯一一次看牙,是在4岁那年。一颗上门牙长歪了,牙尖戳进了嘴唇里,疼得我整天哭。我妈到处打听,最后找到一名祖传牙医,帮我把牙拔了。这事被当作“新闻”传播,主题是我妈溺爱孩子。

是的,那时即使小孩出现牙齿问题,大人们也信奉顺其自然,顶多找一个“胆大”的熟人,在不打麻药也没有卫生条件的情况下,趁孩子不注意,用自制工具甚至徒手将坏牙拔了,再用点土办法止血,或买点好吃的哄哄孩子。

“拔牙嘛,总会痛的,过几天就好了。”很多大人抱着这样的想法,没有注意到这给孩子留下了怎样的童年阴影。但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只是在延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经验。

变化是从几年前很多老家人开始装假牙时出现的。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面对牙齿的毛病,人不是完全束手无策,可以通过医学办法来尽力恢复。后来老家也有了私人牙科诊所,因为收费不高,迅速被广泛接受。除了补牙、拔牙,还有洗牙、矫正,人们关心健康,也关心美。

一位在上海当医生的师兄告诉我,这几年,他认识的不少同行,选择回到农村老家发展。“做医生这一行,到基层去,用所学本领服务需要的人,就是最大的价值。”从他接收到的信息看,这些返乡医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服务家乡的热忱,赢得了好口碑。

我的老家流传一种说法:人牙齿不好,或过早掉牙,是因为年少时吃了太多生活的苦。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确实会让人们更关心自我、关注健康。这也是老家变得越来越好的一个标志吧。

牙科诊所(附近牙科诊所)插图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徐亦嘉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