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

2023-12-06 07:15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中央王朝,由汉高祖刘邦所建,定都长安,历时210年。在秦朝灭亡后,刘邦...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中央王朝,由汉高祖刘邦所建,定都长安,历时210年。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分别发展了各自军事力量。秦亡后,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最终建立西汉。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一个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同时西汉王朝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丝绸之路贸易和开发,这不仅使得中国与西域诸国的商贸往来更加繁荣,也为中国赢得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西汉的皇帝们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中一些皇帝更是被誉为明君或英主。让我给大家盘点一下西汉皇帝吧!

1.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够将农民和贵族融合起来,打破阶级壁垒,实现平等共治国家的伟大人物。他善用人才,不拘一格,不计前嫌,敢于用人,慧眼识人,知人善任,他能够从一个小吏出身,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最终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长达四百年的汉朝,这已经足以称得上是“自古英雄”。公元前195年刘邦因旧伤复发而引发其他病症,药石无效,最终在长乐宫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

刘邦像

2. 汉惠帝刘盈(前210年-前188年9月24日)是西汉的第二个皇帝,汉高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是汉高后吕雉。他在十六岁时继承了皇位,成为汉朝的皇帝,但是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之手,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汉惠帝刘盈的死因一直是个谜,一种说法是无疾而终,另一种说法是因病逝世。

3. 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是汉朝第三任皇帝,汉惠帝刘盈的庶长子,生母为周美人。汉惠帝皇后张嫣无子,故取美人之子为太子,即刘恭。当刘恭听说自己的母亲为吕雉所杀时,便出言反抗,但被吕雉囚禁于永巷(宫廷监狱),对外声称皇帝重病,拒绝接见任何人。公元前184年,刘恭被废黜并处死。

4. 西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11月14日),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刘盈之子,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0年9月,吕太皇太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势力被铲除。朝臣说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在迎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即汉文帝)后,刘恒下令废杀了刘弘及其四个兄弟。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1

5.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他是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为薄姬。刘恒在公元前196年被封为代王,因他为人谦恭谨慎,且与世无争,故在吕太后当政时期得以幸免于难。当吕太后逝世后,刘恒在大臣们的支持下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汉文帝是西汉的一位明君典范,他实行了多项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民生安定的政策,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全国上下呈现出国富民强的景象。同时,他也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设立了“太学”,并支持儒家学派的发展。汉文帝的统治策略以稳定和富强为宗旨,推进社会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文帝在公元前157年去世,享年四十七岁,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葬于霸陵。汉文帝病逝的原因不详。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2

6.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年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他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为窦漪。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刘启在位期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然而,汉景帝成功地平定了这场叛乱,稳固了皇权。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去世,在位16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3

7.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西汉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然而,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他在征和四年下了罪己诏。武帝在位期间通过削弱藩王和外戚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帝的权威,通过北击匈奴等措施,保卫了北方边疆,开拓了西域,建立了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府,使西汉的疆域得到极大的扩展,通过兴办教育,建立了太学,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经学的繁荣。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87年,刘彻在五柞宫去世,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4

8.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是西汉的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生在长安,是汉朝昭宣中兴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继承了武帝的治国策略,重用霍光等重臣,加强中央集权,屯田移民,抵抗匈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即位时只有8岁,聪明伶俐、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关于汉昭帝刘弗陵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据正史记载,刘弗陵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然而,野史上多传刘弗陵是被霍光害死的。汉昭帝死后葬于平陵。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5

9. 汉废帝刘贺是西汉的第九位皇帝,又被称为海昏侯。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在后元元年(前88年),昌邑哀王刘髆去世,刘贺嗣位为第二位昌邑王,时年四五岁。然而,在他即位后的27天,因为与心腹密谋除去权臣霍光不成而被废黜。之后,他前往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就国,被封为海昏侯。去世于神爵三年(前59年)。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6

10.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9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统治期间,汉朝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或者“孝宣中兴”。在以制定庙号和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王朝中,刘询与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并列为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日(前48年1月9日),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7

11. 汉元帝刘奭,他是西汉的第十一位皇帝。他是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的儿子,出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在位期间,大量启动儒生参政治国,使汉朝从此走上了真正“独尊儒术”的道路。同时,他解决了匈奴问题,成功缓解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然而,他在政治上也有一些作为,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8

12. 汉成帝刘骜,西汉第十二位皇帝。刘骜在位期间,虽然并没有完全解决西汉王朝的内部问题,但他在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同时,他成功解决了匈奴问题,为西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公元前7年。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终年四十四岁,庙号统宗(后被革除),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9

13. 汉哀帝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定陶恭王刘康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丁姬。他是西汉的第十三位皇帝。刘欣在位期间,西汉社会危机严重,天灾人祸频发,导致“更受命”的思想在社会上盛行,认为汉朝的历运已经中衰,必须通过“再受命”来挽救。然而,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他改元“太初元将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但这一系列举措并没有挽救西汉颓势,反而引发了更严重的社会危机。汉哀帝刘欣于26岁病死,葬于义陵。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10

14. 汉平帝刘衎是西汉的第十四位皇帝。他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公元前1年六月,年仅26岁的汉哀帝去世,刘衎被立为汉平帝并即位。由于他年幼,朝廷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大司马王莽手中。公元5年,刘衎被王莽毒死,终年14岁。

刘衎被王莽毒死后,王莽立了只有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自己则成为了假皇帝,代理天子行事。最终,在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群臣的“登基”大典,正式即皇帝位,建立了新朝,改年号为“始建国”,西汉王朝至此结束。#历史上西汉皇帝有哪些,都在位多少年?##刘邦##汉武帝##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汉朝历代皇帝(汉朝二十四皇帝顺序)插图11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