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

2023-09-28 15:30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经过了新冠疫情,今天美国文艺界虽然已经确立了相信科学,相信疫苗的信念,但还有少数人仍然延续了反疫苗的旧传统。 冰川思想...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

经过了新冠疫情,今天美国文艺界虽然已经确立了相信科学,相信疫苗的信念,但还有少数人仍然延续了反疫苗的旧传统。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柳展雄

现在美国的新冠疫情,差不多到了尾声,但是美国社会持续撕裂,因为关于疫苗的纠纷仍没停息。

纽约市最近的一个焦点,就是要不要取消疫苗强制令。原本纽约要求男女老少普遍接种疫苗,现在市长亚当斯宣布,11月份后,民营企业的员工不用强制打疫苗,但是公务员仍然有硬性要求。之前,有超过1400名市政雇员宁愿丢了工作,被解雇,也要拒绝接种疫苗。

01

现在,中文互联网流传一类说法,“美国反智主义盛行”“美国平民老百姓素质低,不懂科学”,“美国上下层阶级隔离,少量上层精英有知识视野宽广,而广大草根群众很愚昧”。

其实呢,反智主义这事并不简单。

首先,一个冷知识: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反疫苗盛行于民主党政治家和上层精英。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反疫苗运动的支持者不乏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经济条件富裕的中产人士,运动领袖为小罗伯特·F·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 .)。1960年代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深受民众欢迎,小罗伯特正是肯尼迪总统的侄子。

1998年医学界爆出一则轰动新闻,《柳叶刀》发布论文,疫苗导致自闭症。一名医生研究了10名儿童,给他们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后,结果10个人都表现出自闭症行为。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1

▲《柳叶刀》撤销相关论文(图/网络)

后来东窗事发,这个实验涉嫌学术欺诈,其他医生和科学家无法复现该研究结果。学界多次研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否认了疫苗和自闭症之间的的相关性。

十几年之后《柳叶刀》撤销了最初那篇惊动学界的论文,称之为“完全错误”,另一家重量级英国医学期刊也谴责了“疫苗阴谋论”。

可是恐慌已经传开,小罗伯特·F·肯尼迪带头上阵,指控美国政府和专家们“参与大规模欺诈”。他把学校强制儿童接种疫苗的行为,比作为纳粹,在2013年的一次演讲,小罗伯特说:“我会付出更多努力,早日把保罗·奥菲特(杰出的儿科医生、教授和轮状病毒疫苗的发明者)送进监狱。”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2

▲小罗伯特·F·肯尼迪(图/AP)

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去了德国,参加了一场否认Covid-19冠状病毒的大规模示威活动。

所以,把美国反疫苗运动跟低学历草根右派群体划等号,是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

02

众所周知,美国文艺圈是左翼进步派的一个重镇,而八九十年代众多文艺圈人士摇旗呐喊,宣传疫苗有害论。包括金·凯瑞的前女友、好莱坞演员珍妮·麦卡锡(Jenny Mc Carthy),艺术家拉里·库克和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

好莱坞周边地带的社区,放弃免疫的孩子是洛杉矶县平均值的4倍。从马里布到圣莫尼卡,进入玛丽安德尔湾(Marina del Rey),穿过贝弗利山庄到布伦特伍德(Brentwood),形成了一个疫苗空白区。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3

▲一名儿童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联合疫苗(摄/Artyom Geodakyan)

在经过了新冠疫情,今天美国文艺界虽然已经确立了相信科学,相信疫苗的信念,但是也有少数人仍然延续了旧传统,比如黄蜂女扮演者。

为啥这些进步派高学历的上层精英,对疫苗意见那么大?

这其实跟学历啊,科学知识水平啊无关,这是进入发达工业社会,物质水平极其丰富后的一种心灵空虚。

196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嬉皮士运动,年轻人感到“现代都市节奏快,太浮躁了,从前书信慢”“不是人使用科技,而是科技奴役了人类”。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摄/ Anna Gragert)

这些嬉皮士们喜欢开放式男女关系与摇滚乐,吸食迷幻剂。有的人还一度热衷禅宗、藏传佛教,哈佛大学有位助理教授,阿尔佩特放着现代舒适生活不要,跑去印度的深山老林,跟僧侣学习冥想,有天他悟道了,四大皆空了,写了本书《活在当下》,热销两百万册。

在鱼龙混杂的新兴亚文化里,还有伪科学迷信混了进来。山达基教和曼森家族,都有亚文化根源。杀人狂魔兼邪教教主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在左翼重镇旧金山活动,混得风生水起,他弹着吉他民谣,吸引了一大批嬉皮士男女。

嬉皮士青年抗拒现代化和科技,想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形成了小众亚文化。最有名的乔布斯,他拜禅宗僧侣为师,坚持素食和冥想静坐。

03

高学历上层精英的反疫苗运动,就是这种气氛里的产物。2011年,纽约爆发了20年来最大的麻疹疫情,《纽约时报》调查发现,在纽约市的几十所名牌私立学校里,放弃免疫已经不罕见了。其中华德福学校仅有60%的疫苗注射率,学生暴露于危险之中。

2018年11月,华德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分校集中爆发了水痘,36名学生感染,该校总共152名学生中,有110名学生未接种过疫苗,是北卡接种疫苗率最低的学校之一。

这个华德福学校非常高大上,在私立名校里也是第一流的,学生家长清一色中产精英。在一些分校里,校方不准孩子们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担心孩子会上瘾,华德福学校拒绝疫苗,也是抗拒现代化和科技的一个体现。

只不过,经过了新冠疫情后,美国的上层精英积极转变方向,并且跟自己反疫苗的黑历史撇清了。

那么美国草根大众又是啥情况呢,现在草根里确实存在反智主义群体,鼓吹mRNA新冠疫苗有害。

在推特上,还有个盖茨阴谋论的说法。这些网友神秘兮兮地告诉说,盖茨基金会推广的疫苗是特殊的疫苗,里面埋藏芯片,注射到人体后,将会定位和控制每一个人,比尔·盖茨完成统治世界的千秋霸业。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5

▲盖茨否认借疫苗植入芯片(图/ 环球时报)

不过呢,这种阴谋论在反疫苗群体里也不是主流,在美国民间右翼群体里,主流仍然是宗教原因和个人自由原因。右派相信“人是上帝创造的”“生死有命,我的命在上帝手里,用不着别人来干预”。

另外,反疫苗的宗教群体,不仅是大家通常所指的基督教福音派,还包括其他教派,根据统计,纽约布鲁克林的正统犹太教徒、俄亥俄州的阿米什人、明尼苏达州的穆斯林,都是所在地疫苗接种率最低的群体。

今年七月份,多年来的第一例脊灰病例在纽约州突然出现,这个疾病已经很少见了。后来,卫生部门调查了下,这个病人所住的罗克兰县(Rockland)和旁边的橙县(Orange)是正统犹太教的大本营,他们日常生活跟美国大众脱节,居然有半数的居民不会、或说不好英语,平时说意第绪语(东欧犹太人的日常用语)。

这两个县,拒绝打疫苗,儿童脊灰疫苗接种率只有58%-60%,有的地区甚至低到37%。而整个美国的接种率是92.5%。

那么,宗教因素是不是就必然导致反智主义?信仰虔诚一定抗拒科技和现代化呢?

正统犹太教社区就有个非常诡吊的地方,一方面他们拒绝打疫苗,另一方面他们又广泛推广基因检测,站在DNA检测技术民用的最前沿。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6

▲约瑟夫·埃克斯坦(左一)(图/网络)

美国的正统犹太教社区,从高中就开始抓起,几乎每个青少年都要经过筛查,查查有没有携带遗传病基因。

犹太人点这个科技树,是因为历史上犹太人近亲结婚盛行,于是罕见隐性疾病高发。基因检测机构的最早推广人是一个犹太教宗教学者约瑟夫·埃克斯坦(Josef Ekstein),这人很惨,有四个孩子死于家族黑蒙性白痴。

埃克斯坦下决心跟疾病战斗,1983年他投身基因生物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犹太教社区消灭了许多隐性遗传病。

现代科学是个很大的范畴,在一些领域,可能特别敏感;在另外一些领域,可能非常宽容,甚至热情鼓励。把宗教和科学对立起来,是种简单化的一刀切思维。

04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时候,由于信息不全面,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美国,有过高的评价,认为大洋彼岸是科技先进,人人素质高的乌托邦。

这两年,《美国的反智主义》等书引入,大家知道了,美国原来还存在反智主义现象,中文互联网到处流传“美国平民老百姓素质低,不懂科学”“美国本身其实不行,主要靠收割全世界的人才”一类说法。其中一些网友,喜不自胜,开心过了头,觉得“公知”说的话都是假的,原来美国没啥了不起。

我觉得,深入了解美国国情是好事情,但很容易就此误解美国。《美国的反智主义》,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列举了一大堆民众反智案例,最后下结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成文宪法的民主共和国。

charles读音 (manson谋杀案)插图7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图/网络)

美式民主的特色就是生而自由、人人平等。这种宪法特色(制度上)与社会观念特色(文化习惯上),使得美国式的民主一直有着实用主义与平民化的风格。

这个国家在创建初期,因为有杰出的建国始祖的擘划与他们种种令人景仰的事迹才因此伟大,但是吊诡的是:他们却制订出了一个让精英逐渐退场或自废武功的宪法、宪政惯例与政治制度。

潜台词:民主法治原本是好东西,华盛顿、杰斐逊这样的精英能治理天下,然而民主化后,阿猫阿狗也能上位。政府应该抛开民主代议制,让一批高学历、有才能的精英官僚治国。美国需要开民智,需要启蒙,需要德先生。

我在文章前面说了,美国的进步派高学历的上层精英也不是全知全能,他们也接受过反疫苗主张,崇拜曼森家族等怪力乱神,有过反智言行,凡人都会犯错。

美国制度存在纠错功能,把反智主义降低在可控范围里,这才是重要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