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为什么叫月台(站台为什么叫月台)

2023-09-25 07:42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过去,人们习惯性地把火车站里面的站台,叫做月台,其主要作用是方便乘客上下车。但现在,知道“站台”叫“月台”的年轻人已...

为什么叫月台(站台为什么叫月台)插图

过去,人们习惯性地把火车站里面的站台,叫做月台,其主要作用是方便乘客上下车。但现在,知道“站台”叫“月台”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少,因为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性地称“月台”为“站台”。

之所以会把站台叫月台,这其实是和古时候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我国传统的建筑中,人们习惯于在大殿和正房的前方,修建一个大大的平台,因其前方无遮拦,很是适合围坐闲聊、喝茶小憩,尤其是当中秋来临之时,开阔的视野又非常适合居家或三五好友小坐品茶赏月,故此便有了“月台”之称。

南宋文学家岳珂曾这样描写月台:“未央楼殿倚天开,东北偏高是月台”;宋代诗人汪莘也著有“呼匠琢山骨,临水起月台”的诗句,这两首诗说的都是月台的大致方位。而宋代诗人宋敏求的:“明从海上来,皎皎入我牖。何如登高台,对月把尊酒。”和诗人苏辙的:“夜色何苍苍,月明久未上。不上倚城台,无奈东南嶂。”的诗句,则都是描写月台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月台被我们沿用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于是,就有了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散文《背影》:“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古为今用的月台,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月台,也从此成为现代人们迎来送往的起点与终点,成为人们聚散有时的原点,成为人们希望与失望的发源地,更或甚者是成为人们生活和生命开始与结束、出发与归宿的伤心地。

月台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年至少有两次,就是通过月台坐火车回的老家。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月台总能给人以特别的记忆,亦或是特别的味道,有点恍惚,又有点莫名的沧桑或是想哭泣的感觉。

月台,最终还是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和生命的轨迹。我虽然谈不上是少小离别,起码也是少时离别老大才回的啊!

那一年的初秋,中原腹地、天地之中的火车站的月台上,一身崭新军装也掩饰不住的娃娃脸,在火车的一声长鸣中,眼泪朦胧地洒满了一车厢,也淹没了月台上那站也站不稳的人。从此,月台就成了心中的期盼和向往,也成为了时光加速器,更把异乡客变成了异乡人。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蓦然回首,当我再次踏上月台时,车站工作人员的小喇叭里不时地传出这样的提醒:“请注意您脚下和站台间的缝隙!”亲切的声音中,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是啊,那时候的月台很简陋、朴素,地面平坦,几根木头柱子支起一个绿色简易的大棚子,棚子下面没有座位,候车的人们只能站着等车。若是大棚子上方能悬挂一块钟表,就算是豪华与奢侈了,也预示着这个车站至少是个一等站。

不仅如此,那个时候月台旁边的路基上面的枕木是木头的,枕木下边铺的是一层足足有半米厚的碎鹅卵石。枕木是用煤油和一种叫不上来的混合油浸泡而成,目的是为了防虫和防腐。

所以,那时候在月台上总能闻到一股特别的味道,也许这味道就是儿时的那份记忆吧。

而今的枕木都是水泥制作的,枕木下面也没有那层厚厚的碎鹅卵石,自然也就没有那种特殊的混合油的味道了。

的确,单从枕木的更替,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与一个时代的开始。假如木头枕木代表着过去时,那么水泥枕木则代表着现在进行时。由此联想到,“月台”的称呼被“站台”取代,是早晚的事;并且月台也将作为一种历史的称谓,正在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记忆或回忆中。(罗芹)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