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算算你的个税交多少

2023-08-25 22:14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工资单上有一栏“代扣个人所得税”,老铁们每个月收到工资时一定心疼半天,咋又交了这么多税!但对于个税金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工资单上有一栏“代扣个人所得税”,老铁们每个月收到工资时一定心疼半天,咋又交了这么多税!但对于个税金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想必很多老铁不一定清楚。

一、工资收入达到多少要交税?

目前我国的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即应纳税收入5000元以下不用交个税。那么,老铁们是不是觉得工资超过5000元就一定要交个税了呢?这可未必!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明确几个概念:

1、应纳税收入:即依法应纳税的收入,一般包括基本工资、职称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各种补贴/津贴、加班费、奖金、提成等等,一般情况下,即是“应发工资”总额。

2、免税金额:免予扣税的项目,主要包括:

①免税费用:即起征点5000元以下部分。

②五险一金个人应缴交部分。

③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目前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七个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3、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应纳税收入减除免税金额后,实际要计算纳税的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免税金额(起征点+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

因为对工资/薪金所得,是按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算扣税的。所以,只有当累计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时,才需要扣个人所得税。举例说明:

张某基本工资为4000元,今年1月份奖金、津贴、加班费等项目共2600元,则张某应纳税收入为6600元; 免税金额:起征点5000+五险一金807+专项附加扣除1000=6807元,应纳税所得额=6600-6807=-207元,因此1月份不需交个税。2月份除奖金增加3000元外其他不变,则应纳税收入为9600元;应纳税所得额=9600-6807=2793元,2月份需交个税83.79元。

二、个税怎么计算?

1、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是累计计税,按上述公式计算出来后,要减掉本年度已扣缴的个税,才是当月实际要交的个税金额。

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

2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3、个人所得税计算举例

个税计算举例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本文讨论的是一般情形下的个税计算,不考虑一些特殊的情形。譬如,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是不征收个税的; 又譬如,公司代扣的个人消费金额(如伙食费等),是在税后扣减,而不是在应纳税收入中减除的。不作一一讨论。文中有不尽正确之处,请老铁们指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探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