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十公里被敲诈20次!连非洲人都不敢去的国家,尼日利亚有多可怕?

2023-08-09 07:49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在这条十公里长的小路上,几乎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岗,掺杂着交通局、警察局、海关局等各式各样的人物。每到一个口,不管是非洲...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条路上还有15个关卡,每个点都要被查,每次都要给钱才能过。”

“这个国家我不会再来了。”

烈日明晃晃悬在高空之上,灼灼热意挥洒而下,混杂着被溅起的尘土,从颠簸的车窗中望去有些灰蒙蒙的。

在这条十公里长的小路上,几乎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岗,掺杂着交通局、警察局、海关局等各式各样的人物。

每到一个口,不管是非洲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全部一视同仁,如果不给钱,就“客客气气”地将你请到一边开始盘查,动辄就要半个小时起步。

这里就是尼日利亚的边境,而这条路是从陆地进入这个国家的必经之地。

为什么尼日利亚会如此明目张胆地进行“敲诈”?为什么连非洲本地人也会遭到同样的“勒索”?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其他的丧心病狂之处吗?

迎着热带扑面而来的阳光,让我们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探寻尼日利亚的秘密。

发展差:行业萎靡,生活艰难

在非洲几内亚湾西岸的顶点,西非的东南部,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简称尼日利亚。

其实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尼日利亚也是非洲的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八世纪,扎格哈瓦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王国,也就是尼日利亚的前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经历了葡萄牙和英国的相继入侵后,1963年10月1日,尼日利亚摆脱了殖民地的身份,正式建立。

和我们认知中的贫瘠不同,尼日利亚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天然气、大理石、煤等等应有尽有。

在这些资源中,尤数石油为最。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产业也是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

同样坐拥着这么多资源,尼日利亚并没有如卡塔尔一般成为世界首富,反而将一手好牌硬生生打得稀烂。

虽然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GDP达到了非洲第一,但它的人口也足有两亿,平均下来普通人每个月的薪资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400元到1200元之间。

依靠着石油创造GDP时,尼日利亚其他的产业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常见的粮食如小麦、水稻等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只能依赖进口,价格昂贵。

虽然木薯产量颇丰,但口感比不上红薯,更别提大米、白面了。可当地人民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以木薯为主食。

同时,尼日利亚的很多蔬菜和水果也只能依靠进口,价格经常飘忽不定,性价比还不如肉类,因此当地人民更喜爱肉食。

在工业方面,尼日利亚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炼油效率很低。其实它的天然气储藏量是非洲西部第一,但奈何采集方面还处于“婴儿阶段”,开发量仅占储存量的百分之十几。

此外,其电力资源比较稀缺,很难承担起全国的供电,时不时的断电已经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常事,几乎家家都会备着一台备用发电机,以应不时之需。

因此,尼日利亚的制造业水平也比较低下,大多数工业制品仍然是依赖进口,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工业农业都没什么起色,更不用提国内的基建了。尼日利亚大多数地区的道路仍旧是土路,一旦有车辆经过就会泥土飞扬,就连路边的检查岗都是草棚子。

路况不好,这里的公共交通也不完善。即便是在首都阿布贾,公共交通工具基本也是公共汽车,而且数量并不多,更别提高铁、地铁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摩托车、三轮车等就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种通体黄色的小巴士也是街上独特的风景线,数量较多,价格较低,也很受本地人青睐。

处在这样低迷的环境下,尼日利亚的教育也陷入了同样尴尬的境地。因为贫穷,大多数地区教学资源十分落后,国家在政策上也并没有重视教育,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四十。

就这样,这个地区掉入了一个怪圈之中。因为石油资源丰富,国家过于依赖石油,却又不发展工业,导致制造业水平过低,农业没有科技助力也无法成长。

农业发展不足,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就继续拖累着工业发展的脚步。工业得不到发展,国家财力上不去,公共基础设施就没办法建设。

没有国家财力支持,教育业也得不到发展。但一旦教育水平过低,人才就大大减少,没有人才,各行各业也难以得到发展。

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也就造成了尼日利亚如今虽然坐拥各种自然资源,却连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不了,更遑论去企及卡塔尔的高度。

如同怀抱着宝藏的巨龙,只知道看着金山银山一点点被攫取,却找不到利益最大化的方法,被困死在豪华的洞穴之中。

治安乱:鱼龙混杂,君昏臣佞

如果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生产力水平高,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民安居乐业,不用为温饱而发愁,甚至走向小康社会。

那这个地方必然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不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到安心,甚至实现大同社会。

但当一个国家无法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失业率过高,教育普及程度低,社会上就会出现大量游手好闲的混混,为了生存而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尼日利亚就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

因为国家的落后,尼日利亚的工业、农业等都不发达,人均薪资较低,大部分人只能维持日常的生活,甚至连房子也买不起。

这样的状况会导致社会的整体风气低迷,大多数人没有人生目标,只知道好吃懒做,能活一天算一天。

这样的环境是滋生犯罪的完美温床。许多人不想着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这样实在是太难,对习惯了浑噩的他们而言也太苦。

于是,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从别人手中去骗,去抢。只需要纠结几个“好兄弟”,仗着自己人高马大,稍微恐吓几下,就能轻松得到一笔钱,何乐而不为?

同时,尼日利亚的全国总人口高达两亿,警察却不足三十五万。而在这三十五万中,有一半是州长、富豪和跨国公司的私人保安。

此外,在其全部警力中,还有20%从事的是行政工作,只有不到30%的警察在打击违法犯罪。

因此,尼日利亚的政治机关也并不作为。相关机构对于这样的社会状况已经见怪不怪,面对犯罪事件大多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更有甚者,一些执法人员直接同犯罪分子同流合污。一天到晚勤勤恳恳上班也拿不到几个钱,倒不如直接黑白通吃。

不仅如此,腐败也成为了尼日利亚政府的代言词。外国人的面孔落到他们眼中就变成了一张张的钞票,直接在血液中注入了兴奋剂。

而由于中国人出门在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传统,大多数遇到明里暗里的敲诈都选择妥协,隐忍不发。

因此,尼日利亚的一些执法人员见到黄种人直接连伪装也抛却了,上来就伸手要钱,不给的话就各种使绊子。

就像在尼日利亚边境的那条小道上一样,十公里的路程几十米就要设一个岗,警察局、海关局等不论有关无关都要插一脚,薅一把“羊毛”。

而且,这些执法人员“公平”得很,不只是外国人会被敲诈,就连非洲的同胞也逃不过这一劫。不管是人是鬼,只要进入尼日利亚,不脱层皮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过了这条散财路,也不能完全放下心来,甚至要更加警惕,不然稍有不慎就会踏进“鬼门关”。

尼日利亚政府机关的不作为注定了这个国家的治安不会如意。在白天,大庭广众之下遇到恶性事件的概率还是较低的,但也不乏亡命之徒当街行凶抢劫。

而一旦进入夜晚,就是罪恶狂欢的时辰了,连本地人都秉承着没有必要绝不出门的原则,竭力躲开哪些洪水猛兽,避免陷入危机之中。

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没有十足的保证,作为背井离乡的外地人,行走在尼日利亚的土地上还是要处处小心为妙。

诈骗狂:弄虚作假,歪门邪道

作为一个坐拥超两亿人口和四千多亿美元GDP的“非洲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却走上了悲剧的道路。治安问题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缩影便是其日益猖獗的诈骗。

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落后,人民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的脑子并没有生锈,反而在某些方面显得格外“聪明”。

“我的国家刚刚发生了一场政变,导致我的财产被冻结了,需要你的援助才能解冻……”

这个如今我们看来有些拙劣的电信诈骗,在过去曾害过不少人,每年从美国人手中骗走的金额高达数亿美元,甚至惊动了美国政府向尼日利亚发出外交通牒。

这就是著名的“尼日利亚王子骗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信诈骗。

在尼日利亚又一次的政权更迭之后,北方军阀巴班吉达上台,大搞私有化,导致经济衰敝,通胀率高达百分之三十八。

不少企业家走投无路,就开始想一些歪门邪道,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了全新的互联网电信诈骗。

他们四处发电子邮件,声称自己是尼日利亚的王室或者企业高管,出于某些原因财产被冻结了,需要借一点钱来解冻,事后会分一大笔钱来致谢。

而一旦把钱转过去,就彻底掉入了他们的陷阱,即便报警也无法把钱追回来,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个资源大国,不仅没有把经济发展好,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只能靠猖獗的电信诈骗来谋生,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其实,尼日利亚的悲剧起源于英国曾经的入侵与“分而治之”的政策,为了防止他们联合,英国将尼日利亚分为三个地区,三足鼎立。

这最终也导致尼日利亚为了政权与利益,内部不断产生出新的矛盾与斗争,从而纷争混乱不断,经常出现极短的政权,根本不能好好治理国家。

同时,几十年前,尼日利亚靠着石油赚来了第一笔财富,但直到现在它唯一能拿的出手的,除了两亿的人口,也只有石油。

为了开发石油,国家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而靠着石油赚来的钱却流不进百姓的口袋,大量青年失业,一亿多人处于贫困线之下,曾经金子般的石油也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可叹,终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结语

纵观尼日利亚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其混乱与落后的不仅仅是英国的入侵与分治埋下的引信,更是他们自己的不作为与不团结。

虽然曾经被分为三个地区,但终究都是一个国家,都应该有国家归属感与民族认同感。可尼日利亚并不团结,反而不断为了争权夺利打得头破血流,乱象频发。

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权,频繁的更迭与轮换带来的只能是混乱的社会、萎靡的经济、贫穷的人民与痛苦的生活。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挣多少花多少,对未来没有了期望,挣扎在温饱线上。

但国家的建设需要人民的力量,尼日利亚没办法给予民众生活的保障,民众也没有决心团结起来奋发向上,最终陷入死循环,永远也逃不出这个怪圈,在世界上臭名昭著。

由此可见,对于国家而言,团结与上进是多么重要。当今世界平静的表面下实则动荡不安,不少势力浑水摸鱼,意图从内部挑起我们的混乱。

看到尼日利亚的情况,我们也该居安思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凝聚好民族向心力。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必须要重视起来的。

如今尼日利亚仍旧没有得到好的管理,对于中国人的绑架行为也愈演愈烈。如非必要,我们还是尽量远离这个国家,保证自身的安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