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完整案例 | 孩子抗挫能力差,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重塑坚强人格?

2023-08-06 16:26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比如,当林睿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遭到歧视后,爸妈就会为他转到一所更好的学校;在林睿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就会为他寻找出...

原标题:完整案例 | 孩子抗挫能力差,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重塑坚强人格?

前几天,纽扣后台收到一条家长的留言:

家有10岁的小男孩,平时很聪明也很乖,但就是遇到点小事就爱哭:

被老师批评了两句,哭了一节课;

数学题解不出来,直接摔东西,发脾气大叫:太难了不做了;

和朋友玩游戏,玩输了就赌气回家;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内心敏感脆弱、抗挫力差的表现。

抗挫力差的孩子,就会表现出:玻璃心,经不起一点批评;面对挫折,不会想办法解决、求助,而是一味发泄情绪。

哈佛心理学教授就说过,判断一个孩子有没有出息,比天资更重要的是抗挫力

如果你家也有一个爱哭、抗挫能力差的孩子,那么不妨读读今天这篇文章,纽扣用真实案例教你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力。

林睿(化名)在来到纽扣青少年教育学校之前,脾气非常暴躁,在原来学校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老师起冲突,初二下学期因为生病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回校后遭到同学的误解和嘲笑,自尊心受挫就不再去上学了。

林睿父母打过骂过也哄过,可还是没有用,无奈之下,只好让林睿休学在家。

在此期间,林睿整天在家躺着看手机、打游戏,或者给父母要钱和朋友出去玩,大手大脚花钱遭到父母拒绝后,就动歪脑筋偷卖家里值钱的东西去换钱。

父母多次教育,屡教不改,无奈之下,林睿爸爸找到纽扣青少年教育学校寻求帮助。

01

林睿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面对挫折时如此暴躁、不堪一击?

今天,我们对林睿进行了采访,或许从他的讲述中可以寻找到他性格问题背后的原因

以下为林睿第一人称自述

我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

从小到大我的事情都由爸妈承包,衣服帮我穿,书包帮我背,学校帮我选,什么事情都不用我插手。

有一次,爸妈出差都不在家,换洗的衣服堆了满沙发,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洗过衣服,都是妈妈帮我洗,第一次洗衣服,结果倒了特别多的洗衣液,洗衣机也不会洗,最后还是妈妈出差回来帮我洗的。

但是,爸妈的纵容也意味着掌控。

在学习上,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求我,例如,我白天的时候在学校学了一天习,晚上放学回家就想休息一下,如果他们回来后刚好看到我在玩手机,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我,强迫我去学习。

为了保持成绩,从上小学起,妈妈就给我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别的小朋友周六周天可以和父母一起去游乐园或者和朋友出去玩耍,而我总会被逼着去上课。

在他们的教育中,我一直就是被安排的,不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刚上初中的时候,爸妈告诉我初三毕业之后就送我去日本留学,对于他们的安排我很满意,也很期待,在和朋友、同学聊天的过程中,就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他们。

就在我期待出国留学的时候,初二下学期的时候爸妈忽然给我说,我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出国,等满18岁之后再出国。

希望的落空以及父母的武断,让我情绪崩溃,加上虚荣心作祟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同学,崩溃之后我选择退学,在家躺平、与父母争吵,用这种方式来与父母对抗,也用来掩盖我的脆弱和敏感。

02

当孩子身上出现令人头疼的问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找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我们向林睿的心理咨询师桑老师了解了情况,桑老师向我们说明了林睿主要面临的三个问题:

掌控背后的溺爱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面对失败、挫折、意外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表面上看个性十足,但内心意志却很脆弱,不堪一击,就像一个外壳完整的鸡蛋,稍微受点挫折就支撑不住了。

林睿父母的问题就在于太过“勤快”了,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了,一点障碍都不想留给孩子。

比如,当林睿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遭到歧视后,爸妈就会为他转到一所更好的学校;在林睿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就会为他寻找出国留学的出路。

所以林睿一遇到困难不是自己想办法,而是等着父母来帮忙,等着父母帮自己解决困难。

认知偏差

林睿受父母和环境的影响,对自己过于“宽容”,认为有父母作为坚强的后盾,无论做了什么事都有父母为他摆平,也会利用父母的溺爱,不计后果的去做想做的事。

所以,他才会与同学闹矛盾后,果断的退学,也会在父母教育后,再次去偷卖爸爸的电脑,用来换钱。

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认知,让林睿养成了遇事就退缩的性格。

错误的归因方式

韦纳认为,一个人对问题的归因,会影响他看待问题的态度,从而影响问题的后续发展。

桑老师发现林睿在面临一些不好的结果时,总会把导致坏结果的原因归到自己身上。

比如:有一次期末考试,林睿爸爸为激励儿子就告诉他,如果能考进班级前10名,就给他买手机,林睿努力了很久,但是成绩出来却不如人意,林睿就认为是自己不聪明才导致的。

还有一次,在林睿二年级的时候,看到同学都会骑自行车了,他也想学,但学了一个下午,摔了好多次,也没学会,他就认为自己太笨了,学不会,就放弃了。

在形成错误归因方式之后,林睿面对挫折,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死胡同,不选择攻克突破,而现在抱怨逃避。

03

清楚林睿的详细情况后,桑老师从三个方面引导林睿:

#帮助他储备抗挫折能力的心理资源#

纽扣青少年教育学校为林睿营造了提高抗挫折能力的环境,同时桑老师教给他情绪调节技巧和交流技巧,帮助林睿合理宣泄情绪,提高抗挫力。

比如,教给他一些情绪调节策略,如做运动发泄、转移注意力、直面问题;鼓励他多结交朋友,教给他一些交友小技巧,经常微笑、尊重他人、懂得倾听他人的话等。

#帮助他正确归因#

当孩子倾向于能力归因时,往往将成功看成是自己的头脑聪明、能力强,这时候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脑子笨、能力差,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卑心理,遇到问题时更容易退缩。

桑老师利用【认知行为】心理疗法,改变他以往固有的思维方式,帮助他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以过去的事例为切入点,带他去分析导致问题结果的多重原因,从而帮助他正确归因。

#帮助他提高自我效能#

培养抗挫力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效能感和积极乐观勇敢的心。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有积极的态度,能做出更大的努力,也更能在困难中坚持。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更容易回避困难,将困难的处境放大。

桑老师鼓励林睿多去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些活动,如文艺汇演,趣味运动赛、演讲比赛等,不断尝试和探索自己擅长的领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

04

“我现在认识到当时做的一些事情比较傻,很欠考虑,如果是现在,我会先冷静思考之后再去做,而不是不计后果的去实施。

在这里学习之后,我也意识到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在外瞎逛。

经过纽扣青少年教育学校的调整,林睿自信心得到提升,遇到问题时不再选择逃避,而是主动寻找办法去解决,同时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目标,现在正在准备回校复读的事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