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李世民和曹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

2023-07-04 10:33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李世民是天才的军事家,他品评军事方面的将帅,自然是要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合理。毕竟他有这个资本和资格。 但是他在评价曹操的...

李世民是天才的军事家,他品评军事方面的将帅,自然是要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合理。毕竟他有这个资本和资格。

但是他在评价曹操的军事能力时,是这么说的:

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李世民认为,曹操的军事才能,比一般带兵打仗的将领要强一些,但是作为集团总司令来说,水平还是差了点。

这句话被传扬出来以后,曹操的粉丝们立刻就不答应了,一个个拍案而起,鬼哭狼嚎,想要为曹操平反,认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有失公允。

此前我们说了,李世民评价军事人才,那是有足够资本的,毕竟唐朝的江山是李世民亲手打下来的,而东突厥也是李世民亲自揍扁的。

可是曹操也是三国枭雄,他带兵打仗多年,将一盘散沙的北方统一在了一起,也是个很厉害的人。那么李世民为何要这么评价曹操呢?

李世民和曹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图1)

一、曹操亲力亲为较多,一言不合就亲自出马。

这是曹操的习惯,我们可以简单看看曹操人生中的大事件:

  • 第一,公元192年到195年,曹操亲自出马,平定兖州,得到了大本营。

  • 第二,公元199年,曹操亲自带兵与刘备合作,灭了吕布,拿下了徐州。

  • 第三,公元200年,曹操亲自领兵与袁绍打了一场官渡之战,决定了北方的归属权。

  • 第四,公元205年,曹操亲自带兵灭了袁谭,拿下冀州、青州。

  • 第五,公元206年,曹操亲自带兵灭了高干,拿下了并州。

  • 第六,公元208年,曹操亲自带兵南下,打响赤壁之战,结果败北而归。

  • 第七,公元211年,曹操亲自领兵击败马超、韩遂联军,平定凉州。

  • 第八,公元215年,曹操亲自带兵进入汉中,感叹这里的路真难走啊!顺手招降了张鲁。

  • 第九,公元219年,汉中之战打响,曹操亲自带兵支援汉中的夏侯渊,可惜晚了一步。

  • 第十,公元219年下半年,襄樊之战打响,曹操派了一堆援军到荆州后还不放心,非要自己亲自出马。

  • 要知道,襄樊之战时的曹操,已经65岁了。等到第二年他从前线回到洛阳后,就给病死了。可他偏偏还是要亲自去支援前线,为啥?这就是曹操带兵的弊端。

    李世民和曹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图2)

    从以上所有曹操最重要的军事计划中,我们就能看得出,但凡是攻占土地,或者是生死大战的时候,曹操永远都是亲自带队的!

    你见过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每次谈合同的时候,都要带着一帮业务员亲自到现场吗?这难道不会显得掉价吗?所以说,曹操在带领军队的过程中,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至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曹操这是不太懂管理。

    他处处都要亲力亲为,并不放心自己手下的将领们独当一面。即使派出去那么多封疆大吏,可到了关键节点,还是自己亲自出马,这就是李世民觉得曹操“万乘之才不足”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和曹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图3)

    二、曹操在关键几场大战中,都没能占多大便宜。

    当然了,决定曹操坐稳北方老大位置的官渡之战,曹操是打赢了的。可是再往后看,曹操人生中的大战,就很少能占便宜了。

    第一,赤壁之战战败,导致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赤壁之战。其实只要赤壁之战打赢了,那曹操夺取天下,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时曹操已经拿下了荆州,打赢赤壁之战,那么江东的地盘可就都归了他了。再回头时,只有那个没用的刘璋守着益州,你觉得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吗?

    可惜的是,赤壁之战这么一场至关重要的大战,曹操居然给打输了。这就好比李世民进军中原,结果会败给王世充一样,这种结果会让大唐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的。同样,赤壁之战也让曹操错失了夺取天下的机会。

    李世民和曹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图4)

    第二,汉中之战战败,导致三分天下的建立。

    汉中之战是曹操和刘备之间的一场大战,当时刘备拿下了益州,法正等人劝说刘备夺取汉中,因为这里是益州的门户。只有拿下汉中,益州才能高枕无忧。

    因此刘备割让了荆州的长沙和桂阳两个郡给孙权,使得孙权放弃了这个时候跟刘备翻脸。此后刘备专心致志地攻取汉中。

    最初汉中是夏侯渊和张郃共同镇守,结果夏侯渊中计被杀,张郃压根顶不住。这个时候曹操才到达汉中,双方发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后,刘备切断了曹操的粮草,这才让曹操放弃了争夺汉中。

    汉中对刘备和曹操,实在是太重要了。曹操有了汉中,那么随时都能攻取益州。而刘备有了汉中,那么随时都可以北伐关中。由此可见,曹操在这一地区的战略部署,是严重欠缺的。

    也正是因为刘备拿下了汉中,此后刘封孟达又顺道拿下了上三郡,这才使得刘备有了资本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后期三分天下的局面,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李世民和曹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图5)

    三、李世民自然是以一统天下的姿态来看曹操的。

    不管怎么说,曹操的基础并不差,他的爷爷是大宦官,他的父亲是昔日的太尉,家底殷实,又有曹家和夏侯家两大家族的共同支持,没理由搞不定刘备这种泥腿子。

    李世民和曹操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也是贵族出身,家里也有很强大的背景。所以李世民顺理成章地搞定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完成了天下一统。

    难道说李世民的对手不够强,而曹操的对手特别强大?我看不见得吧?能到达那个地位的人,水平一般不会差太多,只能说曹操没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孙权和刘备,而李世民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王世充和窦建德。

    这么一来,谁都能看得出,孰高孰低了。李世民显然是以大一统帝王的身份,来审视曹操的所作所为,自然有不少不屑的成分在里面。

    记得当年朱元璋在给明孝陵选址的时候,发现钟山上还有一座帝王陵,那便是孙权的陵墓。结果老朱来了一句:那就让他给我看门好了。

    这是多么嘲讽的不屑啊,孙权好歹也是一代帝王好不好?为啥老朱会有这样的感慨呢?还不就是因为孙权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下,而老朱却完成了大一统嘛!

    李世民和曹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李世民对曹操的评价)(图6)

    总结,曹操在战略布局上的水平,稍微差了点。

    这或许是李世民最在意的地方,曹操的确是个天才的战术家,要不也不可能打那么多胜仗。可是曹操在战略布局上,跟李世民比起来,似乎欠缺了一些火候。

    李世民也亲自带兵,可那是李世民要在他老爹跟前攒积分。等到他称帝以后,战略布局就显得更加明显了,反而使得他高超的战术水平,不那么耀眼了。

    可曹操这辈子南征北战,到处跑来跑去,始终都是以一个将领的身份在奔波。甚至65岁高龄了,还要上战场,这不是闹着玩嘛!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