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

2023-06-30 07:00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刘邦不杀吕雉,一是他杀不了,二是没必要杀。 吕雉有帝王之才,连《史记》也把她列入只有记载帝王的“本纪”。 她曾诛杀韩信,...

刘邦不杀吕雉,一是他杀不了,二是没必要杀。吕雉有帝王之才,连《史记》也把她列入只有记载帝王的“本纪”。

她曾诛杀韩信,分食彭越,毒杀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但她也让百姓得以休养。没有她,就没有后来的文景之治。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1)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历史记载的皇后与皇太后。

她虽不曾当过皇帝,却临朝称制,有着杰出政治才能。

但后人对她的印象,只有“狠毒”二字。比如:

对功高盖主的韩信,吕雉设计瓮中捉鳖,诛其三族;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对大汉朝功臣彭越,刘邦下令免官流放,吕雉却把流放途中的彭越带回来,说服刘邦斩草除根。

然后,吕雉将彭越的尸体做成肉酱分给诸侯食用,以向天下示警;

《史记注释·黥布列传》: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夏,汉诛梁王彭越,醢之,盛其醢遍赐诸侯。

对眼中钉赵王刘如意,吕雉无需任何罪名理由,直接赐了一杯毒酒;

《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儣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对待戚夫人,吕雉更是将狠毒发展到了极致:

砍掉手足,挖掉眼睛,火烧耳朵,毒哑喉咙,关在厕所里,还要叫儿子过来观赏。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

上面的桩桩件件,有的,刘邦还在世。

可见,吕雉的狠毒,并非因当上太后掌权,而是一贯如此。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2)

这些诛杀功臣的手段,实在是令人胆寒。

面上,她是容颜姣好的女子,心里,她却狠毒无比。

这样的吕雉,光是想想就令人浑身颤抖。

如果要日日与吕雉同寝,恐怕半条命都要吓没。

那么,为什么惜命的刘邦,不利用手中的帝王权力,杀掉狠毒的吕雉呢?

后期的刘邦,宠幸戚夫人,冷落吕雉,却从未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说到底,不杀,只是因为这对夫妻“臭味相投”。

第一,刘邦与吕雉曾是恩爱夫妻。

吕家在沛县属于名门望族,吕雉作为吕家长女,相貌、才情样样不差。

而刘邦,是当地出了名的混混,一事无成,只会说大话,家中还有一位未婚生育的儿子刘肥。

那一年,吕雉不到20岁,吕家大摆乔迁宴席,刘邦空手过去混饭吃,被吕公一眼相中:

“你愿意娶我家女儿,当你的糟糠妻子么?”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竟酒,後。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

刘邦自然乐不可支。

就这样,沛县贵女吕雉,嫁给了大她15岁的二混子刘邦,直接当了后妈。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3)

刘邦表面上虽然混混,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但是他的心里很清楚,如果不是吕公看上他,以他的情况,这辈子都绝不可能和吕雉沾上边。

因此,对于吕雉这位妻子,刘邦还是分外珍惜的。

结婚前,刘邦从不干农活,只知道花天酒地。

《史记·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

结婚后,他开始搞点小事业,当上了亭长,也懂得帮妻子孩子干农活。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

从心底里,刘邦愿意和吕雉好好生活。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4)

而吕雉对刘邦也不错,她从未苛待外室子刘肥;

在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身为富家小姐的她放下身段带孩子们务农,勤俭持家,照顾刘家

这是他们经济上最难的时光,也是他们最平和、最温暖的时光。

即便日后,刘邦手握大权、富贵无极,他也永远忘不了沛县务农的那段时光。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5)

第二,刘邦对吕雉心有愧疚。

刘邦对吕雉的亏欠,除了因为多年穷困生活的坚守,更因为刘邦给吕雉带来的两次灾难。

  • 第一次亏欠,是一场牢狱之灾。

刘邦当泗水亭长时,曾负责押送前往骊山服牢狱的犯人。

在一次押送过程中,犯人接二连三逃跑,按照这种情况,刘邦到达骊山时,犯人也基本逃光了。

犯人逃跑,押送的官差自然罪责难逃。

于是,刘邦一想,与其走到骊山受罚,不如自己一走了之。

当场,他把剩下的所有人犯人都放了:“你们都走吧,就当我从此死了!”

刘邦此举,感动了在场十多个犯人,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刘邦落草为寇。

《史记》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这样一闹,刘邦是得了人心,可是吕雉作为妻子,代夫受过,被秦朝的律法下了监狱。

在秦朝监狱里,吕雉被折磨得很惨。

幸好一位狱卒救下了她,她这才保住性命,得见生天。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6)

  • 第二次亏欠,发生在楚汉之争时,吕雉当了28个月的人质。

楚汉之争,项羽捉拿了吕雉和刘邦的父亲当人质。

公元前203年,荥阳对峙时,项羽把刘太公推到阵前,扬言要直接活煮刘太公,希望以此逼迫刘邦投降。

可刘邦却谈笑风生地表示:“我们早已经结拜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煮自己的父亲,记得分我一口汤!”

《史记·项羽本纪》:“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刘邦对亲生父亲,尚且如此。

至于妻子吕雉,他自然更加不在乎。

刘邦的放弃,让刘太公和吕雉两人当了28个月的人质。

直到“鸿沟议和”,吕雉才重新获得自由。

吕雉当人质的这28个月,每天都面临生死威胁,日子艰难可以想见。

因为这件事情,刘邦自觉十分亏欠吕雉,不久后,就册封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

也正是这28个月的人质生涯,奠定了后来吕雉执掌朝政的政治基础。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7)

第三,刘邦本人也狠毒,吕雉的狠毒在他眼中,不算过激行为。

因为楚汉之争,在大众的印象中,项羽是暴虐之人,而刘邦是仁义之人。

但是仔细翻看刘邦率军打仗的记载,就可以发现,刘邦从来不是什么仁义心善之人。

  • 其一,刘邦行军打仗,经常大批量“屠杀”素人。

《史记》里就记录了好几次刘邦“屠”人之事:

《史记》:“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南攻颖阳,屠之”;“沛公将数万人己屠武关”;“从攻项籍, 屠煮枣”;“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

在杀戮这件事情上,刘邦没比项羽好到哪里去。

  • 其二,刘邦登基后,对功臣的手段也狠毒。

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中,有八个外姓人被封了“王”:张耳、卢绾、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臧荼、吴芮。

这八人中,唯有张耳与吴芮属属于自然死亡。

赵王张敖,因为迎娶了鲁元公主,在受到手下谋反牵连时,得以保住性命,享受侯位。

而其他五位,基本都被安上了“谋反叛乱”的罪名,下场凄惨。

其中以彭越为最,连完整的尸体都没保住。

这些人,都是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也是功劳最高之人。

最后刘邦坐拥天下,却忌惮他们功高盖主,美其名曰是“为了大汉天下的稳定”,其实质不过也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狠毒。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8)

  • 其三,刘邦对血浓于水的亲人,也狠毒。

楚汉之争,刘邦不顾父亲死活,谈笑风生说出:“分我一杯羹!”

逃命路上,刘邦为了让马车走得快一点,把亲生儿女(后来的汉惠帝、鲁元公主)三次推下马车。

滕公把两人拉上来,刘邦就继续推孩子下车。

到后来,刘邦甚至还拿着刀要砍滕公,只因为他把孩子拉上来耽误了刘邦逃命

《史记·项羽本纪》: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可于刘邦而言,只要对自己逃命有帮助,儿女的性命根本算不了什么。

这样的狠毒,丝毫不亚于吕雉。

但吕雉只是对外人狠毒,对亲人一直心软。

当上皇后的吕雉,在知道刘邦有意“嫁女和亲”时,还日夜啼哭阻止,不想用女儿的一生换自己的权位。

《史记注释·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日夜泣,曰: “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

吕雉的狠毒,从来只对旁人,而刘邦的狠毒却十分彻底——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

这样狠毒的刘邦,又怎么会觉得吕雉的狠毒不能忍呢?

或许,在刘邦心里,吕雉的狠毒不过是小意思。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9)

第四,吕雉的狠毒,帮助刘邦稳住了朝局。

吕雉为人狠毒,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她的每一次狠毒,都有理由。

帮着刘邦对付功臣狠毒,是为了刘邦的皇位,避免功高震主,而这也与刘邦的意图相契合;

对后宫人使用雷霆手段,固然略有过激,但是刘邦死后,她也就只是对付了一个戚夫人和刘如意,刘邦不少妻妾,她直接允许她们跟随儿子回了封地。

而且,刘邦去世前,吕雉一直处在隐忍状态。

所以,刘邦能够看得到的吕雉狠毒,最明显的也就是政治上的权谋、对付功臣的铁血手腕。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可这些,都与刘邦的想法不谋而合。

所以,在刘邦心中,吕雉不仅不是狠毒,而是为人刚毅,有勇有谋。

吕雉,能帮刘邦稳住了朝局,是有用的皇后,称职的皇后,是难得的合作伙伴。

刘邦的尊重与珍惜远远多过害怕。

他始终需要吕雉。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10)

第五,吕雉也有的势力,铲除她需要合适的理由,但是吕雉没给刘邦这个机会。

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发妻,在刘邦建朝过程中又有重大功劳,儿子刘盈还被封为了太子。

朝中重臣,也有吕雉派系的人,更有愿意说话公道话支持吕雉的人。

这一点,吕雉清楚,刘邦也清楚。

如果刘邦想废后、杀后,都必须有十足的理由、十足的把握。

但像吕雉这样能屈能伸、颇有权谋的人,她想要自保不出错,太容易了。

刘邦即便有心,也找不到吕雉的把柄。

所以,能找个堂而皇之杀吕雉的借口,无异于难上加难。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11)

因此,刘邦不杀吕雉,一方面是没必要杀,另一方面,是杀不了。

只不过,刘邦虽然没有杀狠毒的吕雉,却也动过其他心思,削弱吕雉的势力。

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刘邦企图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太子。

《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

只可惜,就算是这件事,刘邦也没干成。

大臣们强烈反对,其中,口吃的御史中丞周昌,反对最为强烈。

而在东厢房听到一切的吕雉,见到周昌后,感动得直接下跪道谢。

《史记·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而周昌廷争之彊,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能让不可一世、骄傲自负的皇后吕雉,下跪道谢,可见,当时的吕雉,已经被刘邦逼到了死角。

此事以后,吕雉找到张良帮忙,请来了刘邦朝思暮想的商山四皓辅佐刘盈,这才让刘邦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刘邦为何不杀吕后知乎(刘邦死后为什么不杀吕后)(图12)

公元前195年四月,刘邦去世,汉惠帝刘盈继位,吕雉也开始了她最辉煌的统治时光

如果,刘邦能够预知未来,看到自己驾崩后吕雉手揽大权、对付戚夫人的种种手笔,他应该会想尽一切办法早早废后、杀后吧。

只是,一切重来,已经吃过一次亏的吕雉,未必能让刘邦如愿。

毕竟,吕雉唯一的弱点,只是对亲人不够狠。

如果吕雉放下了对刘邦的爱,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