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东北两地撤街设镇,多个中小城市有萎缩问题,如何与大城市抢人才

2023-06-26 07:48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过去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摊子实际上是越铺越大了,大家有没有感觉倒退30年,很多城市哪怕像北京上...

过去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摊子实际上是越铺越大了,大家有没有感觉倒退30年,很多城市哪怕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都市,它的建成区面积都不是很大的。

然而今天有的大城市规模大到你从城市的东北角去西南角恐怕要两三个小时的路程,真的有很多人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因为城市规模太大了。而且各级地方政府也不断地在升级,有很多原来的乡镇升级成了街道升级成了县城,有很多县级市变成了地级市中的区,甚至还有很多城市政治升格。

就像我们人要不断成长一样,城市也一直要不断成长,然而大家有没有想到有一天这种成长的趋势有可能会停止掉,甚至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会开启逆城市化?其实这一天早就已经到来了,2023年之初,黑龙江省伊春市和齐齐哈尔市有6个街道被撤销改成了镇,这场撤街设镇式的操作就被解读为逆城镇化。

以往咱们知道街道和镇的政治等级是一样的,但是镇大概指的是农村地区,街道指的是城市地区。过往这几十年,不知道有多少镇被升格成了街道,而今天在我国有的地方要这样逆操作了,为什么?因为这些城市都面临着收缩的危机。咱们就说伊春市,根据第七次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伊春市全境常住人口为878,881人,而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伊春市共有1,148,126人,短短10多年的时间伊春人口就下降了接近四分之一。

其实伊春人口的减少绝非一个特例,我们今天在几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听到东北话,见到东北人,有人打趣的说东北人已经充斥在全国任何一个省任何一个市了,可是东北的东北人却在大量的减少。比如说像伊春这种资源型城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伊春林业的资源危机了,到了10年前的2013年,伊春更是全面的停止了天然林的商业采伐,那么自然就有数万甚至十数万的职工面临转型,而此前还有大量的外地人来到伊春讨生活,可是现在没有林业资源了,他们自然就要选择离开伊春。

不光伊春,我国东北有大量的资源型城市,有产煤的有炼钢的,当资源枯竭之后,这些城市的人口承载力自然会大大下降,甚至有很多城市本来就是因矿而生的,当矿都被采光之后,这个城市自然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为什么我们说鹤岗的房价这么低,不就是因为没有人了吗,房子还有那么多,可是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去居住,没有需求,这个价格当然就会一路的下跌。

鹤岗可是个地级市,可是它那个房价连南方的小县城甚至小乡镇都不如,所以早就有人提出我们应当因时因地的调整城市的格局规划了,伊春和齐齐哈尔这次也是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当城市进入到扩张期之时,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城市功能,所以就把乡镇改成街道。

说实话我国南方有很多乡镇那个财力真是比东北的一些地级市还大,而当城市进入到了收缩期,矿没有了,林业资源没有了之后,当然应当适时调整再把街道改回乡镇,其实我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个好事。过往这几十年我们希望经济大发展,我们希望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于是每一个城市都像摊大饼一样在建设,这使得在大城市中生活也确实是非常辛苦的。

我们经常讲有一个上班通勤指数,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单程上班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或者超过一个半小时,那真是太痛苦了。但是大家想想今天在大城市中生活有多少人动辄单程通勤就要超过两个小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城市规模小一点,多建一些卫星城卫星乡镇这未尝不是个好事。

而且我们要意识到逆城市化恐怕才是未来几十年真正的发展趋势,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人了,2022年有多特殊呢?在这一年我国人口开始逆增长了。在2022年之前,虽然我们经常说我们会面临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危机,但好歹人口每一年还是增长的,我们的人口总数还是高达14亿的,然而从2022年开始,这个趋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022年我们大概减少了几十万人口,相比于14亿人的巨大基数这是微不足道的,然而2023年2024年,未来每一年我们会减少多少人口,更关键的是像我们以往说的那样,人口问题的根本不是数量而是结构,表面上看我们有着14亿人口,到现在还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可是我们的出生婴儿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少到一个可怕的地步。

一年我们现在大概只能出生八九百万人了,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庞大,但是大家想想2023年我们有接近1200万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把这两个数字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人口减少实在太快了。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那十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几,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接近了50%,换句话讲,如果当年有1000万高校毕业生的话,那么同龄人口应当有2000万。

可是2022年我们一年才能出生800多万人口,也就是说十几年后,这一批孩子根本不需要通过任何高考,只要他想读他一定是有大学可读的,因为我们能提供超过1200万的大学学位,这个人口的减少速度还真是太快了,对于个体而言那太好了,以后孩子也甭竞争了,咱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学区房,每个月花多少钱找课外班找老师培训,反正只要你想上大学你一定是可以上的,因为我们的人少了很多很多,而那些大学还在。

可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我们未来10年20年要考虑的就是萎缩的问题了,我们的人口在不断减少,尤其是年轻人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其实大学可能还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今天很多城市尤其是很多小县城小乡镇已经面临小学中学有点过量了,没有足够的孩子,小学都不需要那么多了,很多地方都正在搞小学的合并和重建了。现在是小学,5年之后是中学,10年之后就是大学,可是我们要萎缩的难道真的只是学校吗?

当然不是了,未来不知道有多少城市会像伊春会像齐齐哈尔会像鹤岗这样面临严重的收缩问题,其实看看我们的邻国我们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了。日本是世界经济第三强国,日本的人均GDP到今天还比我们高,可是日本人几乎没有买房子的习惯,大量的年轻人觉得租房也能结婚,为什么?是日本人道德品行特别高尚吗?绝对不是,是因为日本的房地产一潭死水。

大量的中国人要买房,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房产是可以保值增值的,可是在日本房子买来之后,不但不会保值增值,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累赘。东京大阪这样的大都市房产还好说,大量的日本小县城小乡镇那个房子简直就是烫手的山芋,日本人口萎缩速度比我们快的多得多,所以今天日本出现了大量的无人村甚至无人镇,什么意思?这个村庄里这个小城镇中只剩下老年人了,大量的年轻人早就离开了,甚至多少年就没有年轻人了,当老年人逐渐老去之后,人数变得越来越少,留下的就只是不断荒芜的房子了。

大家想想这种房子它还有什么价值吗?白给你你会愿意到一个无人村无人镇去生活吗,更关键的是日本还有遗产税,如果在我国你在家乡先辈给你留了一个房子,哪怕便宜点像鹤岗那样1000块钱一平米你也可以卖掉,在日本不行,日本还有遗产税,很多房子甚至连税的钱都卖不出来。

甚至前两年我们就听过这样的新闻,日本有个小城镇,人家说只要年轻人愿意到我们这儿来工作居住生活,我们可以免费送我们镇上的别墅,免费送给你一套,但即便这样都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日本的人口萎缩那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日本人口萎缩的速度特别快,所以我觉得日本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告诉我们未来10年未来20年,我国人口萎缩之后将发生什么样的状态?

其实很多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0年之前当我们还没有二孩政策之时,很多人就说我们得重新理解人口数量的意义,人绝对不是负担不是累赘,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有人你才有经济有人你才有一切,所以过往几年我们看到众多二线城市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进行抢人大战。

给户口给住房补贴,给就业补贴就是要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到本城市来生活,因为如果你抢不到足够的人的话,你这个城市经济没法发展,你这个城市房地产市场无以为继,你这个城市就会彻底陷入到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陷阱之中。而反过来讲我觉得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它还有抢人这个能力,大量的小县城小乡镇怎么办,它们有抢人的能力吗?会不会未来很多城市都会像伊春和齐齐哈尔这样不断的降等,地级市降成县级市,街道降成乡镇?

所以这就是此前我们提的另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小县城小乡镇而言,现在就要做好思考如何稳定住本地现有的经济和人口,以及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了。表面上看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你能跟北上广深比吗?你能跟众多省会比吗?你能和那些计划单列市比吗?你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但是反过来讲,确实居京不易,在大都市生活它也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没有可能小城市的劣势会转化为优势呢?比如说为什么近些年来有很多年轻人要到鹤岗去买房,因为鹤岗的房价确实便宜,在北京你连半个厕所都买不起的钱你到鹤岗就能买一套房子,在这个状态之下很多人在北上广深生活心灰意冷了,感觉到自己永远无法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扭头一看到鹤岗我绝对可以安居乐业。

便宜的房价可以使很多年轻人到中小城市安居,但更关键的是我们得让他们乐业才行,互联网经济大发展之时我们发现有很多行业是可以居家办公的,你在北京和在鹤岗接的活是一样的,单价是一样的,你付出的辛劳是一样的,但是你的生活成本和创业成本是严重不一样的,所以真的有很多互联网从业者选择到中小城市去发展。

未必到鹤岗,可以在家乡也可以找一个离北上广深不太远的小城镇,生活成本大大下降了,但是绝对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创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广大中小城镇有没有可能发挥出自己低房价,低人力成本这个优势吸引大量新经济业态的从业者到本地来呢?这样既能让广大年轻人以很小的生活成本就获得一个幸福生活,也可以使我们众多的小城市小城镇吸纳到足够的人才避免萎缩的危机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