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原创 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的有的人一辈子也不懂事

2023-06-12 08:15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记得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那时年幼的我认为杨康就是一个背信弃义、认做父的坏人,等长大后再看杨康,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原标题: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的有的人一辈子也不懂事

先问个问题,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事的?

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我称之为哲人的网友“选择”,

他说:如果从普通概念上讲,人从七岁就开始懂事了,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但如果说真正明白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会懂,不管你多大,如果你没有经历过,你很难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的年龄段会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随着年龄渐长,你会在某一个时刻,通过某一件事恍然大悟,以前怎么也想不通的事,会突然明白。

对他的这番话,我深以为然。

小时候总习惯于用好人坏人来评价影视剧中的人物,以为是非界限应该很清楚,这世界应当是黑白分明的。但等到长大以后才发现,人性很复杂,有很多人很多事很难用好坏善恶去定义,这个世界除了黑与白,还有灰色以及其他色彩。

小时候看《上海滩》那时觉得许文强就是一个大英雄,冯敬尧就是一个坏蛋,而丁力就是一个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向上爬的人,长大后再看《上海滩》却有了不同的感觉,剧中的每一个人,无法用简单的善恶标准去评判。

去年播出的由李易峰和金晨主演的电视剧《隐秘而伟大》中,赵志勇这一人物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我们不能简单地拿他和顾耀东进行横向比较,顾耀东其实是一种虚构的伟大精神向征,而赵志勇才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缩影。

但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人生的艰难,他们以为人生非黑即白,总感觉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而当他们真正走向社会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迫进入灰色地带,被迫做出一些自己都痛恨的事情来。

但谁又能守着清贫谈富有呢?当我们懂得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早已远离了初心,我们的懂事,是更善于妥协,在妥协中不断磨平了棱角。

记得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那时年幼的我认为杨康就是一个背信弃义、认做父的坏人,等长大后再看杨康,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将自己代入到剧情中后发现,如果我是杨康,可能表现出的道德水准连他都不如。

毕竟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小王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以江湖卖艺为身的杨铁心的儿子,这个落差我想大部分人是受不了的。

如果有错,归根结底也应该是包惜弱的错,而不是杨康的错。当我们能换位思考时,我们就渐渐变得具有了包容心,我们也便真正开始懂事了。

而中年人的懂事,在于沉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骄躁,不虚妄,不悔恨,不幻想,不抱怨,修身也修德。对父母尽心尽力,对子女

而老年人的懂事,在于宽容,放下名利,修身养性,把自己照顾好,不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从理解他人和宽容度来讲,我感觉我过了四十岁才真正懂事,前四十年有过我执,有过愤怒,有过怨恨,有过不甘,有过迷茫………

在经历了很多风雨,无数次试错之后方才发现,很多事情明明知道是错的,但却偏要走一遍,仿佛不去亲身经历一次,就无法绕过这道错题一样。

人总是要经历的,在错误中摸索出正确的方式方法,纵使长辈们拿出足够的例子,用他们丰富的人生经验告诫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我们发现,该犯的错误一样也不少犯。

我们从历史中唯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该犯的错依旧会犯。

有人说太懂事的人往往意味着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因为懂事的人总是那个乐于成全别人的人。

因为懂事,很多人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为照顾其他人的情绪。懂事的人往往懂的是别人的事,反而忽略了自己。

在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盛行的当下,懂事的人,似乎成了那些急功近利削尖脑袋往上爬的人的陪跑,成为纵容这些自私自利者的温床,所以我看到越来越多懂事的人发出的感慨,自己的包容,不但没有换取应有的回馈和感激,反而自为那些自私自利者的垫脚石,这样的懂事意义何在?

我倒觉得,懂事不一定是宽容大度,理解他人,反而应当有自己的态度,对人和事物有清晰的判断能力,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做无谓的包容与理解,做一个有态度的懂事者。

如果人人都以宽容大度为行事的原则,那恶行由谁来阻止?所以,所谓懂事,更应该有态度,而不只是宽容和理解。

有的人,从小就很懂事,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情自己就知道去规划,但有的人,活到死都在不停地抱怨,到死都没活明白。

夜已深,一些杂感,随手记下,如果与您的看法不谋而合,请记得点赞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