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因病(伤)暂缓退役,4个热点!

2023-05-08 10:57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在职业化条件下,对于不得退出现役的情况进行了相关明确:其中大家关注比较高的就是对于因病或因伤,暂时不能退役现役的情况...

在职业化条件下,对于不得退出现役的情况进行了相关明确:其中大家关注比较高的就是对于因病或因伤,暂时不能退役现役的情况 ,这个与以往的因病滞留有很大的区别,今天咱们暂且不谈以往的滞留情况和相关待遇,主要针对因病或因伤暂缓退役的情况简单的谈一下。

搜索了网上的各类资料之后,不得安排退役的情形有这么一种情况“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一般不能安排退役,也就是我们理解的暂缓退役或因病条件下的延期服役。

其中有一个关键的字眼,就是“医疗期”,对于这个概念,咱们可以引用地方相关法规的表述来加以理解!

一、对于医疗期的理解

当然了,上述相关的规定只是引用了地方的相关法规,因为这个具体的界定,涉及各个方面,具体以最新的内部通知为主。

二、暂缓退役的相关待遇

简单说,不安排退役,就是现役,现役是什么待遇,相关人员就是什么待遇。

具体来讲,在工资待遇方面,正常的进行增档增资。

在养老、公积金,医疗等待遇方面,保留正常的相关待遇。

至于此次是否纳入正常增资的范围,答案是非常喜人的,正常增资。

顺便说一个以往的滞留人员,则不在此次增资的范围内,仍将保留原来的工资待遇和相关待遇不变,对于滞留人员而言,不管是否下达退役命令,事实上,服役至正常的军衔年限,就等于已经退出现役了,换句话说,已经不是现役了,当然,此次增资,肯定也不会把其纳入其中。

三、退役后的相关待遇

从服役年限上来讲,其暂缓退役的时间纳入其服役的时间。

比如说:在退役后,选择安排工作的方式进行安置,则其暂缓退役的年限一并计入其服役的量化年限。

但有一个特殊情况是,暂缓退役的时间,通常不将其纳入作为选择逐月退役金安置的条件。

举个例子说:某一级上士在服役16年之后,因为伤病的原因暂缓2年退役,如果选择安排工作安置,这2年可以作为计入服役的总年限,如果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则不符合选择的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不能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

四、暂缓退役会有时间限制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暂缓退役方面,肯定会有时间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在病情或伤情稳定后,都会纳入退役的对象。

当然了,在暂缓退役的时间里,符合评残或病退条件的,也可以正常的进行申请。如果不符合相关的条件,待病情或伤情稳定后,统一纳入年底的退役对象。

以上,只是路哥根据公开的相关的信息,个人的一些理解,但愿对战友们有所帮助,具体细节,以上级单位的通知为准。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