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本地 >

热闻|春运明日启动!返乡回家应该注意啥?

2023-01-06 23:05来源:网络本地 0人已围观

摘要今天(1月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

  今天(1月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有关情况。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表示,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共40天。春运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他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29.8亿人次)的70.3%。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23年春节假期安排为1月21日(除夕)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根据以往出行规律,春节前3天的火车票最为抢手。按照当前预售期规定,1月5日可以购买1月19日(腊月二十八)的火车票,1月6日可以购买1月20日(腊月二十九)的火车票,1月7日可以购买1月21日(除夕)的火车票。

  据了解,为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方便旅客回家购票,铁路部门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其中,节前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疫情前的2019年春运增长11%。

  购买儿童票和学生票有新变化

  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有关儿童优惠票和学生优惠票的规定发生了变化。

  【儿童票】

  车票实名制管理

  儿童优惠票和儿童免费乘车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购买儿童优惠票时需使用儿童本人的身份证件购买车票。

  按年龄划分优惠标准

  随同成年人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购买全价票。

  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未满6周岁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人数应购买儿童优惠票。儿童年龄按乘车日期计算。

  【学生票】

  学生优惠票方面,铁路部门一并取消学生优惠票仅限寒暑假购买的限制,学生旅客可在一学年内任意时间购买4次优惠票。

  铁路禁止或限制携带物品有新变化

  ①包装密封完好、标志清晰且酒精体积百分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4%、小于或者等于70%的酒类饮品累计不超过3000毫升;

  ②坐火车香水喷雾等单瓶不超100毫升,每种限带1件;

  ③冷烫精、染发剂、摩丝、发胶等自喷压力容器,单体容器容积不超过150毫升,每种限带1件,累计不超过600毫升。

  极简版铁路限带物品指南,注意收藏!

  酒精消毒喷剂可以带上高铁吗?

  酒精消毒液、喷剂、喷雾是群众常用的消毒用品。返乡旅客乘坐高铁、动车、火车时,这些含酒精的消毒用品能通过安检,携带上车吗?

  太原铁路公安局太原南车站派出所安检大队大队长郭琳提示广大旅客,根据国家铁路局、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公布《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公告”,第一条“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的物品”第四款“易燃易爆物品”中,明确将“酒精”列入禁止目录。

  旅客在旅途中如有消毒需求,可使用消毒湿巾、消毒棉片等替代。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凝胶属于“含易燃成分的非自喷压力容器日用品”,在安检中是“限制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每位旅客限带1件,而且单体容器容积不能超过100毫升。

  返乡途中和返乡后应当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返乡前

  (1)如有返乡计划人员,提前掌握目的地相关防控政策,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

  (2)建议符合接种条件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3)优先使用网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买票。

  2、返乡出行途中要做好防护

  (1)有条件的尽量错峰出行。倡导错峰出行,减少人员聚集。距离较近的,鼓励自驾。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时,乘客最好选择后排落座。

  (2)避免在公共区域长时间停留。可提前使用相关App查询功能获知检票时间和检票口。规划好行程时间,尽量减少在候车室等人流量密集的区域长时间停留。

  (3)戴好口罩。进入火车站、机场及乘车、乘机时规范佩戴口罩。除实名制验票需短暂摘下口罩外,其余时间请一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4)注意安全间距。在火车站、机场候车候机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减少与陌生人交流。候车就座时建议至少间隔1个座位。减少在人员密集处停留和走动。

  (5)注意个人卫生。在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不能摘下口罩,同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注意手部清洁和消毒。如身体不适,要及时联系工作人员。

  (6)错开就餐。乘车乘机时,提倡和邻座错开就餐。餐前用消毒液或湿巾对手部擦拭消毒,餐后及时佩戴好口罩,也可打包带走餐食。

  3、返乡后

  (1)返乡后要保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心情放松,提高免疫力,并提前确认返乡所在地门诊以备不时之需。

  (2)每天开窗通风,做好居家环境清洁卫生。

  (3)走亲访友要注意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礼仪。

  老人、孩子、有慢性病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应尽量不安排远行,减少外出,尽量不参加多人聚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

  (4)了解急诊、门诊的联系方式和交通路线,做好预案。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徐炳国介绍,“返乡之后这一点尤为重要,家中有老年人,尤其合并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尽量避免长时间接触。一定要弄清楚所在地的急诊、发热门诊的联系方式和交通路线,以备不时之需。有条件情况下最好做一个预案。”

  4、返乡后出现症状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居家,不外出,尽可能减少与家人接触,不接待亲友探访,不走亲访友。

  出现多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及时求助村民委员会和村卫生室,获得指导和协助,向上级医院转诊。

  公安部发出春运交通安全提示

  公安部研判2023年春运交通安全形势,综合出行需求、客货运量、气象预报、疫情形势等情况分析,2023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面临自驾小客车肇事、干线公路混行、农村地区群死群伤、酒驾醉驾、雨雾冰雪影响等五方面主要风险。

  近两年春运期间小客车肇事死亡占比超过一半,导致的较大事故占比近七成。今年群众旅游探亲、返乡返岗的出行方式向自驾、小规模组团拼车出行转换的特点将更为明显,小客车肇事风险上升。

  临近春节,能源、粮食、医疗、民生等物资运输需求旺盛,预计干线公路交通流量将持续增长、高位运行,大客车、大货车、危化品运输车、小客车等各类车型混合通行程度升高,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凸显。2022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死亡同比上升16.5%,今年干线公路交通事故风险有增无减。

  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加之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赶集庙会、走亲访友、红白喜事等出行活动频繁,农村地区路况复杂,货车、拖拉机、三轮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载客等违法行为发生几率增大,易导致群死群伤交通事故。近两年春运期间,农村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交通事故起数均占六成。

  春运期间道路交通繁忙,交通违法肇事多发易发。近两年春运期间,交通肇事主要原因是未礼让行人、超速行驶、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机动车未让优先方通行,其中,一次死亡3人、5人以上事故中,酒驾醉驾均是首要肇事原因。

  此外,近期受大雾团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影响引发的交通事故多发,高速公路及长下坡、桥梁隧道、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突出,极易导致车辆追尾、侧滑、侧翻。

  公安部提示,自驾出行,应提前了解交通路况、天气预报和交通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路线和出行时间,尽量错峰出行。出行前应仔细检查车辆维护保养状况,准备好必要的生活和防疫物资,应谨慎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倡导暂缓出行。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不分心驾驶,不疲劳驾驶,不超速行驶,驾乘车辆要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谨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切勿酒后驾驶。

  行经高速公路,要保持安全车距,遇拥堵、缓行路段,切勿随意穿插,切勿占用应急车道,如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避免发生二次事故。恶劣天气条件下出行,要严格遵守“降速、控距、亮尾”措施,通过急弯陡坡、积雪结冰路段,要提前降低车速,不急打方向、急踩刹车,防止车辆失控侧滑侧翻。

  乘坐客运车辆出行,要到正规客运场站,切勿乘坐非法营运客车;农村地区乘车出行要乘坐安全性能良好的私家车或正规的客运班线,不要搭乘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非载客车辆,不要乘坐超员车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上游新闻、“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荔枝新闻、甘肃日报、人民网、福建日报等

  编辑:崔可腾

Tags: